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總投資超300億元!宿松為大湖大治“拼了”

大皖新聞訊 為大湖,宿松“拼了”。

該縣計劃累計籌資超300億元,對大湖進行保護與生態利用。

大湖,到底有多大?它由龍湖、感湖、大官湖、黃湖、泊湖等組成,統稱華陽河湖群。

大湖,縣域宜漁淡水面積居全國第二,全省第一;沿湖濕地面積全省第一。滋潤了一方土地、養育了沿岸百姓,

為此,它一直是當地百姓心中的“母親湖”。

然而規模養殖等曾使大湖水質變壞。 “花再多的錢保護好‘母親湖’都值!”在宿松,民聲敲金戛玉。

候鳥翩躚。雷鳴/攝

吃湖水煮湖魚 喝一杯復一杯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這是“詩仙”李白沉醉安徽宿松留下的名句。

坊間戲言,李白開懷暢飲,或許是欣賞水天一色的湖光山色后,品嘗到湖水煮湖魚,由一時興起到欲罷不能。

72歲的老沈,一直靠黃湖哺育,湖與魚,曾是他生活的全部。

“漁家住在水中央,兩岸蘆花似圍墻。撐開船兒撒下網,一網魚蝦一網糧。”總喜歡哼著黃梅小調開啟新一天生活的老沈回憶說,靠水吃水,曾經,捕魚還算過得去的營生。

黃湖,是宿松大湖的一部分。它與宿松境內的龍感湖、大官湖、泊湖等一起組成大湖,統稱華陽河湖群。

大湖周邊有10多個鄉鎮,湖面和環湖鄉鎮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70%,環湖區域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約60%,在宿松縣的地位可見一斑。

那時的湖區水產豐富,稍不留神會就有大魚跳到漁船上,而沿湖的圩區水稻豐產,是令人稱羨的魚米之鄉。

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宿松大湖一度極具吸引力,成批的山東人、江蘇人、皖北人來到大湖謀生。

水草飄曳,野菱繽紛,魚鴨翔游……“母親湖”兒時的美,鐫刻在每位宿松人心里。

野菱繽紛。蔣六喬/攝

取消圍網養殖 全湖休養生息

一眼望不到邊,湖水共長天一色。6月28日,記者在黃湖大橋附近湖面乘快艇采訪時發現,不身臨其境感覺不到大湖之大。

陪同采訪的湖管人員告訴記者,靠水吃水,目前宿松宜漁淡水面積超80萬畝,素有“水上宿松”美譽。

據介紹,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縣內沿湖村民和外來漁民在湖內散捕散撈,以湖為生。

1992年,宿松縣實施第一輪水面改革,轉捕為養,水面被沿湖鄉鎮、村、組、集體和個人分割養殖。

由于水面多為大閘蟹養殖,因水草枯竭,湖水自凈能力下降,特別是養殖戶投放大量飼料,水質逐漸變壞,大湖“顏值”驟降。

2003年,該縣進行第二輪水面改革,收回水面使用權,劃定專業漁民和國有困難水產單位安置水域,統一發包,圍網養殖,共發包水面91塊、71萬畝。

兩輪國有水面改革后,逐漸形成了專業漁民(無法定承包田地)和兼業漁民(有法定承包田地)兩個群體。2014年實施漁民安居工程時共確認專業漁民1530戶、6000余人。

2017年,意識到保護大湖“顏值”重要性之后,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湖養殖企業清退及湖泊拆圍行動在該縣拉開。

此后不到兩個月,宿松縣累計拆除湖泊圍攔面積73萬多畝,拆除圍攔網長度90萬米,清理散箳1930擔,完成圍攔網拆除驗收企業110家,所有專業漁民“洗腳上岸”。

“取消圍網養殖后,實行了全湖休養生息。”宿松縣湖管中心副主任黃清江介紹,此輪整改前后耗資超2億元。

經過4年休養生息和增殖放流,大湖生態環境明顯好轉,水體水質逐漸改善。2022年,大湖國控斷面水質均值都達到或優于國家考核標準。

水青岸綠。蔣六喬/攝

資源優勢在湖 發展希望在湖

宿松依水而興,大江大湖是大自然賦予宿松最珍貴的饋贈,水優勢是宿松決勝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宿松縣河流湖泊是長江中下游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長江經濟帶沿江綠色走廊的重要節點。

大湖保護和資源利用如何實施?

2022年起,宿松縣委、縣政府深刻認識到當地“資源優勢在湖、發展希望在湖”,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大湖生態保護利用破題之作。

要加快推進大湖保護和生態利用,讓全縣人民特別是湖區人民共享生態紅利,必須以新理念治湖、造血式修復、心存敬畏地開發。

為此,宿松縣委托國內頂尖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高起點編制了《大水面生態保護與漁業發展規劃》《環大湖區生態保護與開發利用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分三個階段實施大湖保護和生態利用。

第一階段為水面生態利用過渡期,要完成涉湖生態保護項目建設等任務。第二階段為湖區基礎設施提升期,實施環湖公路、龍湖大橋、污水處理、湖底清淤疏浚、航道、臨湖涵養林、景觀大道等涉湖項目建設。第三階段為涉湖產業融合發展期,形成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保護和利用格局。

根據測算,三個階段累計需要投資超過300億元。

這是一場背水之戰。為打響大湖保護戰,宿松縣通過成立高規格指揮部,實體化運作“管委會+國有公司”管理模式,設立縣湖泊管理服務中心,組建國有云夢澤公司,整合公安、漁政等執法力量,完成大湖資源資產劃轉、水域灘涂養殖權出讓等工作。

今年6月12日,宿松縣委書記、縣級總河長、縣大湖保護和生態利用工作指揮部政委曹曉革,深入龍感湖開展巡湖巡查,調研省際毗鄰地區聯防聯治工作,詳細了解水域環境治理、水環境保護、水面常態化監管執法以及大湖保護與生態利用等工作開展情況。

讓大湖“水清、岸綠、草豐、魚美”,是為未來謀,為子孫謀。如今,大湖大治,是宿松上下的共識。

傾心濕地修復 候鳥翩躚忘返

大湖水波浩渺,濕地水鳥群聚。目前,宿松擁有濕地面積超100萬畝、全省第一。

由龍感湖、黃湖、泊湖及其所屬支流組成的華陽河湖泊群濕地,是長江中下游干流的最后一個蓄滯洪區,為此,鎖定現有濕地面積、提高調蓄洪水能力、保障生態功能高效發揮,是確保長江下游生態安全的重要舉措。

宿松縣林業局總工程師張勝華介紹,由于該區域濕地生態系統保存較完整,植被類型多樣,群落結構復雜,生物多樣性豐富,早在1995年,華陽河湖泊群濕地經安徽省政府批準設立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每年來此越冬的東方白鸛、鴻雁等候鳥超過10萬只,是白鶴、東方白鸛等重要物種遷徙停歇地。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漁業資源過度開發,大面積的圍網養殖曾導致華陽河湖泊群濕地生態環境惡化。通過拆除大湖圍攔網和每年定期開展“綠盾”行動,相繼退出珍珠養殖面積1200余畝,拆除矮圩22處,恢復自然濕地面積10000畝等,加快了濕地自然恢復進程。

另外該縣生態環境、林業部門還對三湖兩河流域的污染綜合防治、產業調整、基礎設施建設等實施了一系列生態修復與保護措施。

經過幾年的努力,華陽河湖泊群濕地生態系統日趨穩定,生物多樣性明顯豐富,水質得到了明顯改善,遷徙水鳥種類、數量明顯增加,白鶴、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成群歸來……碧波綠葦、候鳥翩躚的華陽河湖泊群濕地生態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通訊員 劉修遠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宿松縣將多舉措改善大湖水質

6月2日,宿松縣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宿松縣生態環境局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通報了2022年宿松縣生態環境質量狀況,與宿松縣2023年上半年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

合肥第二大湖泊將啟動濕地保護規劃

黃陂湖位于廬江縣城東南6~15公里處,屬長江流域巢湖水系,經兆河入巢湖、經西河入長江,是巢湖支流西河上游的重要水源地,對于保障巢湖西南部入湖水質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锡市| 蓝田县| 阳城县| 海门市| 德州市| 宜阳县| 噶尔县| 贵定县| 汶上县| 息烽县| 长阳| 徐汇区| 遵化市| 南和县| 巴楚县| 霍州市| 莎车县| 额尔古纳市| 武功县| 比如县| 闽清县| 普洱| 阳新县| 牙克石市| 潮安县| 海林市| 罗城| 河间市| 桐城市| 平塘县| 田东县| 陵水| 淳化县| 富平县| 田东县| 鲁山县| 东乡县| 刚察县| 海南省| 承德市| 蓬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