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望江縣以貫徹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為抓手,深耕科學沃土,著力構建“全領域、全地域、全媒體、全人群”全域科普體系,基層科協組織建設全面夯實,各色科普活動百花齊放,全民科學素質持續提升。
聯動+創新,推動全領域科普助發展
近年來,望江縣堅持在全領域科普上著重發力,將科學普及工作納入《望江縣“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并列入對鎮(街)目標管理考核。出臺《望江縣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明確縣政府負責組織領導、各部門將有關任務列入年度工作計劃、社會組織協同發力,各司其職共同推進公民科學素質建設。
科學啟智,春風化雨。在第六屆安徽省青少年機器人普及賽中,望江縣學子們榮獲了一個一等獎、三個二等獎,一個三等獎的好成績。今年5月,太慈鎮紅廟村月季園內人流攢動,游客紛至沓來,5萬株月季競相開放。細心的游客發現,今年除了月季品種增多以外,每種月季上還掛了一個“科普小牌”,詳細寫著品種介紹與養護知識。“產業+旅游+科普”的新模式激發了鄉村旅游新活力,實現科普與經濟雙受益。為更好實現科普能力共促、科普資源共享,望江縣科協發起成立皖贛沿江三縣科技志愿服務專家聯盟,與宿松縣科協和彭澤縣科協共建共享科技志愿服務專家庫,互通優質科普資源,實現“1+1+1>3”的效果,打通科技科普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陣地+活動,塑造全地域科普廣覆蓋
“我在VR眼鏡里看到了立體的月球,還體驗了一場火災事故,學到了自救知識。”4月26日,科普大篷車開進了“鄉村振興 法治同行”的活動現場,科普志愿者帶著機械傳動、健康生活、視覺體驗、電磁與材料等6組展教設備,邀請活動現場的群眾和學生們共同感受科技帶來的無窮樂趣。科普大篷車作為流動科普宣傳的“輕騎兵”,進農村、進社區、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實現了科普服務廣覆蓋。除科普大篷車外,流動科技館、農村中學科技館、科普主題公園、科普畫廊、科普e站、科普大屏均配備建成,讓市民“出門即可科普”。
2022年底,實現了13個鄉鎮、街道科協組織全覆蓋,全縣135個村(社區)建立科普協會,吸納學校校長、醫院院長、農技站長到基層科協兼職掛職副主席,直接面向群眾開展科普服務。建設有農業技術協會、茶葉產業協會、蔬菜產業協會、生豬產業協會、野生動物保護志愿者協會等專業技術協會,為科普工作注入新能量。
提升科普服務能力,拓展基層科普陣地。近年來,望江縣共創建省級科普示范單位(社區)8個,市級科普示范村(社區)10個,市級科普示范(教育)基地10個,同時每年爭取項目資金開展縣級科普示范創建工作。緊鄰長江的安徽省科普示范單位漳湖鎮回民村,在長江岸線江堤區域精心打造了一條重點宣傳“長江大保護”的科普文化長廊;在望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已投入使用的消防科普教育場館,“VR+消防體驗”讓學生零距離體驗消防,提升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技能。
線上+線下,探索全媒體傳播新路徑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傳播的方式日新月異,望江縣乘上新媒體發展的快車道,積極構建全媒體傳播矩陣,讓科普無所不在、全域開花。
線上,“互聯網+”為科普傳播注入新活力。《家長千萬警惕!溺水事故頻發!》、《四招“搞定”夏季腹瀉》、《安全使用燃氣,這些知識要記牢》,“望江之聲”官方公眾號適時發布科普知識圖文講解。縣科協也在公眾號上開設“農業科普”、“健康科普”、“應急科普”、“前沿科普”等小欄目,使全域科普以“潤物細無聲”的形式發揮著積極作用。政府門戶網站開辟“科普望江”專欄,電視臺固定時段播放科普視頻,多渠道、全方位廣泛推送最美科技工作者宣傳視頻,鼓勵更多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科學普及。各級科協積極推廣“科普中國“優質資源,廣泛動員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技工作者、科普愛好者加入科普中國信息員隊伍,截至六月,“科普中國”注冊量6828人,傳播量4796677次,月活量9806人,提升了基層科普傳播能力。
線下,多陣地協同讓科普無處不在。每天市民絡繹不絕的城市生態體育公園,在位置醒目的入口處,大量前來健身的群眾駐足觀看科普大屏上播放的科普視頻;在回龍街道回龍社區辦事大廳,一名來社區辦事的居民點開了置于大廳內的科普e站,只要動手點擊屏幕,就能看到科普頭條、生活百科、應急避險、人工智能、醫療保健等主板塊內容,城鄉居民可近距離享受“科普大餐”;全縣11處科普畫廊定期更新內容,刊載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科技科普知識,成為大家茶余飯后學習科普知識的好去處。
多元+共享,實現全民科學素質共提升
日前,安慶市社區科普大學望江分校正在開展“咳嗽的中西藥適宜技術”健康科普講座,中醫院專家從什么是咳嗽、咳嗽的病因病理、咳嗽分類和中醫治療咳嗽方法等方面進行講解,引導老年人科學合理用藥。
老年人是全民科學素質工作五大重點人群之一,望江縣充分發揮老年大學主陣地作用,推動安慶市社區科普大學望江分校落地生根,聚焦老年人對健康素養、信息素養、數字技能等方面的需求開展科普課堂,自2022年9月開班以來,共舉辦各類科普講座20次,直接受益老年人600余人。
開展百名專家鄉村學堂講科普、科學家精神進校園等活動,舉辦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大賽等科技賽事;深入實施農民素質提升工程,近年來,通過舉辦實用技術培訓班,累計培訓農村實用人才4500余人、高素質農民3200余人;開展職業技能講座、培訓和競賽,開展“勞模”“工匠”進校園活動,提升產業工人創新能力;將科學素質內容列入縣委黨校教學計劃,帶領領導干部和公務員走進科技型企業開展現場教學活動……望江縣在提升青少年、農民、產業工人、老年人、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上精準發力、同步提升。
“我們將繼續豐滿科普工作羽翼,抓好五大重點人群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和五項重點工程,聚力推進全域科普體系。”縣科協黨組書記、主席童衛彬說。
瀕臨長江中下游的望江縣,科普事業發展如江水化潤萬物,奔騰不息。在構建全域科普新格局,助力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的路上,望江目標堅定,砥礪前行,處處涌動著科普的熱潮,也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李思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