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健康淮北微信號消息,近日,淮北市報告一例因食用野生蘑菇-大青褶傘中毒病例。
7月3日,市區疾控工作人員在烈山區宋疃鎮黃營村附近的靈山樹林間、草叢中發現了大量的野生毒蘑菇-大青褶傘。隨之,疾控工作人員開展了現場衛生宣教,并發放了宣傳折頁。
圖為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在烈山區宋疃鎮黃營村附近的靈山上采集大青褶傘野生毒蘑菇標本。
淮北地區的在眾多蘑菇中,最為常見的有毒蘑菇叫:大青褶傘。它生長于公園或小區草坪上,菜地里,路邊草地、荒地,鋸末堆上,垃圾堆旁,更甚至居家花盆里。這種蘑菇的菌蓋在幼時為半球形,或圓或扁,如豎著的雞蛋,中部稍突起,頂端點狀淺褐色斑駁,成熟后菌蓋平展如傘,大可如碗口,點狀斑駁裂變為鱗片,大而厚,邊緣減少或脫落。菌肉菌褶松軟,初為污白色,逐漸變為淺青綠色,掰開或損傷后,青綠色越發明顯;褶緣有粉粒。菌柄呈圓柱形,污白色或淺灰褐色纖維狀,菌柄有菌環,可移動,如戒指狀,又如穿著超短裙的舞者,菌環上部光滑,菌環下部有白色纖毛,基部空心稍膨大。正因為大青褶傘上述特點,又被稱鉛綠褶菇。它白白胖胖,大大方方,樸實無華,儀態婀娜,十分吸引路人的眼球,甚至勾出吃貨們的無限食欲。
每年6月至10月,是大青褶傘中毒的高發期。大青褶傘也是中國蘑菇中毒事件最多、最常見的毒蘑菇。
大青褶傘蘑菇中毒,一般發病快,多在進食后10分鐘至2小時發病,少數患者可達6小時。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全身無力。持續時間較短,多在1-3天好轉,預后良好。嚴重者可因劇烈嘔吐及腹瀉,出現脫水及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
目前尚沒有簡單易行、快速有效的識別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預防和控制大青褶傘野生蘑菇中毒的關鍵:不采摘、不購買、不食用野生蘑菇!(圖片來源:健康淮北微信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