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六安市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著力補齊教育短板弱項,全面推動了老區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努力辦人民滿意教育,奮力實現不掉隊趕上來的目標。
5月31日,大皖新聞記者走進六安市皋城小學的勞動實踐基地“至美果蔬園”,由小學生們集體選定的各類果蔬有的已經開始掛果。而在校內“烹飪教室”,孩子們在教師指導下正在手工攪拌和面嘗試著蛋撻烘焙,旁邊的教室里,書法與戲劇的多個學生班級也正在授課中,校園生活多了濃重的“煙火氣”。
皋城小學是六安市金安區2019年投資1.3億元重點打造的城區公辦小學,并附屬三所幼兒園,極大緩解附近孩子“入學難”“入園貴”的問題。學校開設了豐富多彩的社團課程,如編程、足球、擊劍、書法、廬劇、古箏、舞蹈、陶藝、合唱等,滿足了學生個性化需求,促進了學生多元發展。學校逐漸探索出了一條自己的模式,即“1+1+N”,依托社團這一陣地,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拓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目前學校里的變化,六安市皋城小學校長汪麗莉介紹說。自己從教27年來,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教育高質量發展”這幾個字的含義。她覺得,政策越來越好,軟硬件設施日趨完善,自己更應全力以赴,踐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幾個字承載的分量。
皋城小學的建設與發展是金安區乃至六安市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縮影。2018年以來,六安市委、市政府推動主城區公辦幼兒園、公辦義務段學校建設,截至目前,公辦園數量從7所增加至65所,新增公辦園位1.55萬個;新建、改擴建義務段公辦學校20所,新增學位約1.5萬個,新建、改擴建義務段公辦學校20所,新增學位約1.5萬個,推進城區形成了六安一中、六安二中、城北小學、人民路小學、解放路小學、皋城中學、六安九中等教育集團,充分發揮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引領作用,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六安市教體局局長劉玉紅介紹,近年來,六安全市聚力補齊教育短板弱項,推動老區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奮力實現不掉隊趕上來的目標。“概括來講是七個‘補齊’,包括補齊領導機制短板、育人方式短板、農村教育短板、教育結構短板、城區教育短板、隊伍建設短板和教育理念短板。”當前,六安全市創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等傳統特色學校148所、獲評安徽省首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8所;成立各類藝術社團3300個,遴選市級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13個、省級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1個;全市734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實現全覆蓋。
2023年,六安市將全面落實德育鑄魂、智育提質、體教融合、美育熏陶、勞動促進“五大行動”,提高育人質量,奮力推進教育事業邁上新臺階。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竇祖軍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