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安在線報道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記者5月28日從安徽省財政廳獲悉,近年來,安徽財政堅持教育優先發展,通過投入上加力、結構上傾斜、改革上增效,推進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提供堅實支撐。
完善經費保障機制,持續加大職業教育投入力度
我省財政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持續加大財政教育投入支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意見》和《安徽省2022―2030年加大財政教育投入實施方案》,改革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明確市級重點保障職業教育;逐步建立起穩定增長、保障有力、動態調整的投入機制,力爭到2030年,全省職業教育生均經費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2022年,全省財政職業教育支出149.4億元,較上年增長15.3%,高于財政教育支出增幅7.3個百分點,新增教育經費不斷向職業教育傾斜。
聚焦技能人才培養,全面提升職業教育辦學質量
我省夯實中職教育基礎地位,超前部署中職學校分類達標和示范建設,2022―2023年,安排教育督導評價獎勵補助資金3600萬元,對改善中職辦學條件成效顯著的市予以獎勵。加快推進高職院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每年統籌4100萬元,支持開展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支持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打造高水平、高層次技能人才培養隊伍。
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切實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
圍繞省十大新興產業布局和區域發展,探索建立基于專業大類的職業教育差異化生均撥款制度,調整優化生均撥款系數,向產業亟需、市場需求迫切的專業傾斜。落實產教融合型企業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抵免等政策,探索“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組合式激勵,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引導健全多元化辦學格局。改革完善職業院校績效工資政策,對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取得的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為績效工資來源,鼓勵面向社會開展職業培訓,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記者 汪喬 實習生 王克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