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據長三角鐵路微信公眾號5月20日消息,作為安徽省的“南大門”,祁門縣以其盛產紅茶而被人熟知。如今,坐著高鐵去祁門即將成為現實。祁門縣即將迎來第一條高鐵和第一座高鐵站。
祁門南站為杭昌高鐵黃昌段的中間站,為線側平式車站,呈南北向布置,站房總建筑規模為8000平方米。車站主體面寬148.4米,進深41.4米。站場規模為2臺4線,設9米寬基本站臺和側式站臺各1座。
祁門南站站房設計以山為媒,以門為形,以“兩水一山現閶門、閶江雙虹鑲祁紅”為主題構思,整體造型由“門”字形體演變而來,通過“M”形線條寬細變化使得站房剛勁而富有張力,打造祁門門戶形象,寄予門戶昌盛之意。
“白墻黛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古詩句里對于明清徽派建筑的意境描述,今人仍在流傳吟誦。灰色的小青磚及窗格造型,營造徽派建筑四水歸堂的天井場景。左右種植茶樹,祁字造型綠植景觀體現祁紅的茶文化。
長長的通廊,竹林,馬頭墻等自然元素,與“徽派民居巷道”一起融入其中,充分體現地域文化特色!設計構思融入茶元素,以徽派建筑形式使用灰色鋁板線條勾勒出中式門洞造型。墻面、地面采用白色及灰色水磨石色,空間色彩簡潔明快。設計構思還融入茶葉形態的花格磚點綴。
祁門,黃山市轄縣。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于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祁門茶葉生產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十分繁盛的茶市,是“中國紅茶之鄉”。
祁門茶葉底薄,線條好,味濃色佳,發酵時間短;在國際紅茶市場上,祁門紅茶也是香名遠播。
祁門紅茶簡稱“祁紅”,由安徽茶農創制于光緒年間,但史籍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陸羽的茶經。“祁紅特絕群芳最,清譽高香不二門。”祁門紅茶是紅茶中的極品,享有盛譽,美稱“群芳最”“紅茶皇后”。
杭昌高鐵黃昌段是“八縱八橫”主通道基礎上的高速鐵路區域連接線,是溝通贛皖兩省的重要通道,線路全長約290公里,沿線設南昌東、軍山湖、余干、鄱陽南、樂平北、景德鎮北、瑤里、祁門南、黟縣東、黃山北10座車站,設計時速350公里。其中安徽段約90公里,設祁門南、黟縣東、黃山北3座車站。
杭昌高鐵黃昌段建成通車后,對加速皖南地區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提升皖贛鐵路運輸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黃山、杭州與南昌、景德鎮的聯系更加緊密,東部地區將形成一條跨越浙皖贛三省名城、名湖、名山的“世界級黃金旅游線”,對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 彭玲(圖片來源:長三角鐵路微信公眾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