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在你的朋友圈里,有沒有一群人喜歡“反向旅游”的行程?他們與傳統的旅游人群不同,喜歡選擇冷門目的地、打卡非著名景點,從而避免扎堆和擁堵?!胺聪蚵糜巍闭蔀槟贻p群體中的一種新趨勢。這一次,《假日雙城記》也迎著潮流,來了一次反向打卡,一路走一路尋。我們的腳步來到了歙縣許村,漫步其間,探尋古跡。
明代的“許村十二景詩”之《幽窗夜讀》首聯即是:“錦里人稱許,詩書自一村”,它不僅點明許村外在的風光與內在的特質,還巧妙地將“許村”二字嵌入其間。
許村,地處歙縣許村鎮,距縣城20公里。許村位于黃山主脈箬嶺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
曹小平,是許村當地村民,對村中古建和歷史頗有研究,她帶著我們漫步穿梭在許村間,一路“尋寶”。
據了解,許村在唐以前為歙北要沖,曾名“昉溪源”、“任公村”,唐末有許氏遷居至此,后繁衍成大族,遂更名許村,明清時期,徽商興盛,村落建設發展迅速,今存有元、明、清及民國時期的古建筑100余座。
“村落布局是保留著‘臨水而建、雙龍戲珠、倒水葫蘆’的基本態勢,建筑非??季浚胺Q徽派建筑博物館?!辈苄∑秸f,2006年,許村古建筑群(15處)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古建筑包括高陽廊橋、五馬坊、許社林宅、薇省坊、大觀亭、大邦伯祠、雙壽承恩坊、大郡伯第門樓、大墓祠、大宅祠、三朝典翰坊、觀察第、雙節孝坊、許聲遠宅、許有章宅等。
走進許村,十多處“國寶”點綴其間,一棟棟古建矗立,一段段古道綿延,時間仿佛都靜止了。每一座古建,都有一個故事和傳說,都有一段徽商輝煌的幕后。
爬上墻頭的風車茉莉,告訴你,這是春天的許村;高陽廊橋下的潺潺流水,告訴你,這是小橋流水人家的許村;碼放整齊的柴堆、穿街走巷的小販吆喝聲,告訴你,這是充滿生活氣息的許村……
許村,到底是怎樣的許村?或許,每一個來到此處的你,都有不同的理解。
大皖新聞首席記者 朱慶玲 記者 吳永泉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