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先后招引京東方、蔚來、比亞迪等龍頭企業,讓戰新產業“無中生有”“從有到強”,進而邁入中國城市“萬億俱樂部”,形成國資引領戰新產業發展的“合肥經驗”……近年來,合肥創新國資投入模式、多領域推動戰新產業集聚,成為人們眼中的“最牛風投城市”。
而就在其他城市前來合肥“取經”的同時,合肥卻在悄然升級,在全市范圍內縱深推進“創投城市計劃”。在不久前舉辦的2023“創投城市計劃”——投資機構合肥行首場座談會上,合肥市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機構共同參與到“創投城市計劃”活動中,合作共建合肥這座“創投城市”,打造多方共贏的城市級產業-資本新生態。
合肥打造量子科技未來產業
廣邀投資機構,打造“創投城市”
“芯屏汽合,急終生智”……合肥的產業底板可謂相當“硬氣”。面向未來,合肥市正積極謀劃推進生物醫藥、智能網聯、空天信息等一批新產業,不僅要持續緊抓“大而強”,也要發力“小而美”,實現產業布局“剛柔并濟”。
也就是說,合肥市在打造“硬核”戰新產業的同時,也同步發力輕量化的中早期項目,催生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爆點的專精特新“潛力企業”。為了助力這些企業的成長,合肥市也在延續“政領投+市場跟投”傳統打法的同時,全面鋪開“創投城市計劃”,發揮城市基礎科學研究方面的優勢,借助風險投資的力量,加速應用科學商業化。
2022年1月,合肥市科技成果轉化專班正式成立,常態化深入中國科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22家高校院所,開展科技成果項目發現、挖掘、策劃、轉化和服務。2022年依托市科技成果轉化專班累計在高校院所及各類新型研發機構里“海淘”出了220多家初創型公司。
比如,中國科大陳昶樂教授的“聚烯烴彈性體封裝材料項目”,在4個月內落地成立公司,市種子基金、天使基金各投資200萬元,投前估值8000萬元,今年公司將開啟估值30億元的A輪融資,用于萬噸級生產線建設。
什么是“創投城市計劃”?作為“合肥模式”升級版,以基金為抓手,聚集資本、挖掘項目、判研項目、匹配項目與資本。自2022年6月18日正式啟動以來,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 “創投城市計劃”累計推介產業項目70余個,吸引84家投資機構參與,成功為北京茗澤、科力北斗、正弦空間等企業爭取到融資支持,簽約項目總投資近40億元。
而定位“城市級合伙人”的合肥,將肩負起謀劃新產業、遴選新項目、建立新機制、落地新場景、推廣新產品、拓展新空間等六大任務。合肥市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創投城市計劃”將聚焦科創和產業,搭建高水平項目資本對接平臺,持續擴大投資機構朋友圈,促進各類基金“投早投小”聯動發展,加大對“專精特新”和科技初創企業的支持,助力合肥打響“創投城市”品牌。
技術人員正在研發生產芯片
政府引導母基金,參股基金超1500億
“創投城市”的建設,母基金是核心元素之一。
2023年,合肥市政府引導母基金——合肥市高質量發展引導基金有限公司迎來它的“一周歲”。設立首年,合肥市高質量發展引導基金有限公司與100余家國內風投創投機構進行了密集式洽談,紅杉資本、華潤資本、毅達資本等國內頭部基金悉數在列。
著力做優“雙招雙引”,用四鏈融合澆灌創新叢林,這是“投行型政府”——合肥市賦予其政府引導母基金的初衷。
據了解,合肥市政府引導母基金設立之初,就定下了“五年目標”,力爭5年內培育5~10家領先的知名基金管理機構,引進不少于50家行業領先的知名基金管理機構,實現備案基金管理規模不少于5000億元的股權投資基金體系。截至目前,一周歲的合肥市政府引導母基金相繼招引設立47支參股母子基金,與社會資本合作設立參股基金超1500億。
“我們還先后參股成立了合肥市種子基金、合肥市城市安全基金,支持合肥市天使基金規模擴大,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相關部署共同發起成立科大硅谷引導基金等專項基金;參股6只省級產業主題母基金;基本形成了涵蓋種子、天使、科創、產業投資等全生態鏈的基金體系,支持科技項目成果轉化、初創期、發展期、成長期、成熟期的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的投資基金體系。” 合肥市高質量發展引導基金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克貴表示。
王克貴說,合肥將持續依托國家重大科學裝置、高能級創新平臺,助力前沿科技“沿途下蛋”,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以“耐心資本”培育“產業之花”。王克貴介紹說,符合合肥市17條重點產業鏈要求的項目,都是母基金重點支持的方向。今后,母基金不僅將支持科研院所設立“投小投早投自主”的天使類科創基金,還將鼓勵合肥市重點產業鏈的鏈主企業、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相關產業基金。“近年來,科大訊飛、陽光電源、元氣森林、歐普康視、國軒高科、容知日新等相繼成立或正在謀劃成立企業風險投資板塊(CVC)。”
世界聲博會在合肥舉辦
實施“十大行動”,唱響合肥科創品牌
為了給創投資金和高科技項目搭建橋梁,2022年,合肥市成立了科技成果轉化專班,成立了種子基金,旨在常態化對接重點大學大院大所,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努力推動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為此,合肥市重點打造了“線下路演+線上直播”結合的“‘科里科氣’科創薈”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路演品牌,邀請產業上下游應用企業和投融資機構,通過觀摩互動,對科技成果進行現場評價、打磨,加快成果落地轉化應用及獲得投融資。目前已組織路演活動超過20場、路演項目140多項,70項成果落地應用、40項成果獲得投融資,累計推動高校院所成果在肥落地成立高質量科技企業279家。
4月21日,科里科氣“科創薈”第二十二期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路演在合肥舉行,吸引了眾多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到場。包括新能源電池健康檢測系統項目等在內的六個項目參加路演,涉及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來自全國各地的6家科研團隊展示了他們的最新創新成果,這些項目均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市場前景,其中一些項目已經取得了重要突破。而不少路演團隊表示,之所以帶著項目來到合肥“科大硅谷”,是希望在合肥得到資金和政策的支持,加快成果轉化。
為了促進這些早期科技成果的轉化,合肥市也設立了種子基金。據了解,合肥市種子基金是扶持未產業化科技成果的基金,主要聚焦硬科技,投資“未成立的公司”或成立時間小于一年的公司,希望能讓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能轉盡轉”“能用盡用”,在“最初一公里”就介入支持。相較于其他基金,合肥市種子基金的風險容忍更大,周期更長。
未來,合肥市將聚力實施全域科創“統籌提升”、科創平臺“提質擴量”、成果轉化“由內向外”、科技招商“群招群引”、科研攻關“多方聯手”、國家高企“量質齊升”、未來產業“策源變革”、培育科創“生態雨林”、科技改革“去障除籬”、科創隊伍“能力重塑”十大行動,進一步唱響合肥科創品牌,引領帶動合肥高質量發展。
合肥新橋蔚來生產基地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通訊員 徐穎奇
編輯 徐海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