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記者從蚌埠市生態環境局舉行的該市空氣環境質量及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發布會獲悉,PM2.5和PM10兩項指標自2018年以來連續5年呈下降趨勢,年均濃度排名自2019年以來連續3年位居皖北第一,達到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好水平,2021和2022年連續兩年無重污染天氣。
2023年截至3月14日,蚌埠市PM2.5年均濃度為55.0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3%,全省排名第10,較去年同期提升1位次,優良天數比例84.9%,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0.5%,全省排名第7,較去年同期提升4位次,全市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明顯。
為深入打好蚌埠藍天保衛戰,蚌埠市堅持從控氣、控塵、控車、控燒、控煤“五控”措施著手,持續壓緊壓實大氣責任鏈條,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巡查和交辦力度;常態化防治機動車尾氣污染,擴大全市重型車輛禁限行區域范圍并強化在用車輛尾氣達標管控;深入開展燃煤整治,在城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基本實現無煤化的基礎上努力做到全覆蓋;提升企業污染防治設施能力,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去年,蚌埠市PM2.5和PM10平均濃度實現“雙下降”,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78.9%,PM2.5和PM10年均濃度排名連續3年位居皖北第一,達到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好水平,連續五年完成省大氣考核任務。
蚌埠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李青表示,下一步,蚌埠市在確保完成年度空氣環境質量改善約束性指標任務基礎上,將PM2.5年均濃度排名繼續保持在皖北第1位次,持續改善PM10年均濃度,將優良天數比例控制在80%以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蚌埠藍天白云增色增艷。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通訊員 李雨萌
編輯 蒙國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