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每月的第一個周六,宣城賓館新會議中心第一會議室,宣城市政商懇談會總會如期而至。
會風和諧、坦誠,宣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企業負責人圍坐一堂,提建議、講問題,現場辦公。
“當好企業發展的‘合伙人’!”首場會議上,宣城市委主要領導的一句話,道出了懇談會的主旨,也讓參會的政商更像是雙向奔赴的“合伙人”。
冬去春來,這樣的“合伙人會議”已舉辦3場,共有48家企業參會,絕大部分是民營企業。
他們都談了些什么、取得了什么樣的效果?
1月7日,首場宣城市政商懇談會現場
不要作秀要作為
宣城與江蘇、浙江均接壤,在省內是獨一份,因此也肩負著“爭當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安徽排頭兵”的使命。今年,宣城市作出“追趕江浙、爭先江淮”的重要戰略部署,發展的決心和豪情不言而喻。
在宣城的發展進程中,民營企業的作用舉足輕重。宣城市委書記李中曾說,“宣城因民營經濟而興,只有民營經濟大發展,才有宣城大發展。‘追趕江浙、爭先江淮’,基礎在民營經濟,差距在民營經濟,希望也在民營經濟。”
1月29日,宣城市召開全市持續深化“一改兩為”發展壯大民營經濟大會 戴巍 攝
一組數據足以說明。
2012年-2021年十年來間,宣城市民營企業數從1.58萬戶增加到5.84萬戶;在宣城,平均每8個人就有一個老板,每40人就有一家民營企業;2022年宣城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為69.8%,居全省第一;宣城市目前共有8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7家是民企……
讓民營經濟發展好,正是這臺政商懇談會的目的。今年1月,作為落實“一改兩為”工作的重要舉措,宣城市決定試水舉辦政商懇談會,讓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與企業家們“像家人一樣面對面”。
時間,就定在每個月第一周的周六。
“懇談會”,“懇”是懇切、誠懇,是為企服務的態度。在1月7日的首場政商懇談會上,宣城市委書記李中就強調,懇談不是“作秀”,而是要“作為”。
宣城市區鳥瞰 戴巍 攝
懇談會有著怎樣的懇切態度?
首先是企業家坐“C位”。在會議室里,宣城市委市政府領導和企業負責人圍坐一堂,各縣市區和市直部門負責人的座位都排在企業之后。
其次是只講真話實話心里話。首場懇談會一開始,主持會議的宣城市委書記李中就開門見山,“大家講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講表揚的話,今天就是真心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批評。”
再次,是實實在在解決問題的態度。在懇談會現場,每位企業負責人提出意見和問題后,涉及到的縣市區和部門負責人會現場答復,會后每個問題都會落實承辦單位,辦理結果及時反饋,把問題辦到企業滿意為止。
48個“合伙人”擺出71條問題
懇談會上談什么?
每月懇談會召開前十多天,宣城市委辦公室和市政府辦公室會通過媒體發布公告,公布會議時間和地點,邀請企業參會。
雖然公告中規定懇談對象是“宣城市域內規(限)上企業主要負責人;投資5000萬元以上新簽約在建項目主要負責人”,但負責報名登記的工作人員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實際上如果報名的企業提出的意見和問題在懇談的范圍內,即使企業的規模沒有達到要求也可以參加,“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報名參會”。
目前,已舉辦的三場懇談會共有48家企業參加,其中第一場有22家、第二場14家、第三場12家。
“我們發現參會企業控制在12家比較合適,討論更充分,交流更深入。”會議組織方相關人士介紹,從2月開始,每場懇談會都會有一個主題,其中2月是“汽車零部件企業”,3月是“重點在建項目”。
宣城企業生產車間。宣城市委宣傳部供圖
“2023年計劃新增招聘2000人左右,希望市委、市政府幫助解決招才引智和產業技術工人問題。”
“建議給予新能源汽車電子零部件發展政策支持。”
“老廠區擴大產能需解決60畝左右的用地指標。”
……
大皖新聞記者在懇談會的辦理臺賬表上看到,48家企業共提出了71條意見和問題,都和企業發展息息相關,大部分涉及到人才、資金、土地、基礎設施等。
從辦理情況看,不少問題第二天就會有相關人士到企業詳細了解情況,推動問題解決。“第1天反饋問題、第2天交辦部門、第3天反饋企業、原則上1個月內辦結”的反饋機制,讓懇談會的作用更好更快見效。
“腰桿子”硬了
會議效果如何?
宣城立訊精密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陸鳳參加了首場政商懇談會,是第二位發言的企業家。該公司是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所屬的立訊精密集團是全國500強企業。
會上,朱陸鳳提出,2023年他們計劃新增招聘2000人左右,希望幫助解決招才引智和產業技術工人問題。當月,宣城市區兩級相關部門就組織該公司參加線上線下招聘會9場,達成意向600多人。
對于政商懇談會的效果,朱陸鳳笑著說“蠻不錯,李中書記講得很誠懇”。
宣城立訊精密工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戴巍 攝
宣城市福貝寵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汪迎春參加了首場懇談會。會上他提出,“我們打算在宣城經開區投資建設1000畝的寵物食品用品產業園,希望政府加快要素保障力度,使項目盡快落地投產。”
很快,公司所在地宣城經開區管委會負責人就與汪迎春進行對接,推進項目建設。“政府幫助企業解決困難,讓我們民營企業的‘腰桿子’硬起來。”汪迎春深有感觸地說。
宣城城市美景。 宣城市委宣傳部供圖
從2月的懇談會開始,增加了一個環節,就是通報上一場懇談會反映的事項辦理結果。此外,還特別安排宣城市紀委監委相關領導參會,更好督促相關部門、縣市區盡快合理解決企業訴求。
據大皖新聞記者了解,目前前兩場懇談會提出問題和建議辦結率100%,企業均表示滿意。3月懇談會的反映事項部分已經辦理完成,部分還在辦理中。
以一場誠意十足的政商懇談會,搭建解決企業發展難題的高效平臺,宣城市優化營商環境上的這一創新機制,作用開始顯現。
3月18日,《宣城市政商懇談會公告(第4號)》發布,4月的政商懇談會時間確定,報名開啟。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