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集體采訪活動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住皖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第一書記余靜走上通道,接受媒體采訪。
“在大灣村八年,讓我體會最深的是,農村發展最大的底氣來自于黨的好政策。”扎根基層8年的余靜,深知農村發展的變化,這次她也把大灣村的變化帶到了全國兩會上。
大灣村曾是安徽省金寨縣最為貧困的山村之一。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帶著對老區人民的無限牽掛,來到大灣村考察脫貧攻堅情況,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懷著對人民的熱愛、按照黨中央提出的精準扶貧要求,打好脫貧攻堅戰,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
“2016年4月24日,是我和大灣村老百姓終身難忘的日子,習近平總書記來大灣村考察,和我們面對面拉家常、算收入,噓寒問暖讓我們備受鼓舞。”余靜說,7年來,她和鄉親們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村黨組織帶著黨員沖在前、苦在前,帶著村民一起干,昔日的貧困村,現如今也是舊貌換新顏。
“大灣村地處高寒山區,有種茶、制茶的傳統,茶葉品質雖好,但因為地方偏僻,很多村民只能自產自銷,形成不了品牌,更賣不上價格。”余靜告訴記者,為解決茶葉銷售難題,大灣村新建了一座現代化茶廠,還引進了龍頭茶企,不僅解決了全村茶葉加工銷售的難題,還為村民提供了很多就近就業崗位。同時,也帶動了當地小香薯、蜂蜜等多項特色產業發展。
立足當地實際,大灣村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明確“山上種茶、家中迎客、紅綠結合”的發展思路,漸漸蹚出一條茶旅融合發展的致富路子。
依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馬鬃嶺的綠色資源和大別山紅色旅游資源,大灣村建起了大灣十里漂流、大別山農耕民俗文化展覽館等項目,引導群眾發展民宿和農家樂。“僅2022年,大灣村先后接待游客3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5000多萬元。”談到大灣村的成績,余靜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近年來,大灣村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好,老百姓的發展勁頭也越來越足。我們村的村民王新云很有想法,也有闖勁,八年前外出返鄉后,就將自家兩間破舊的房子翻建成三層,成為了村里第一個開農家樂吃旅游飯的貧困戶,也是第一個將農家樂翻修升級,并帶動周邊婦女務工的脫貧戶,更是村里第一批拿到講解員證的鄉村導游。”余靜向記者分享了大灣村村民的致富故事。
“這么好的年頭,只要你肯動腦子,愿動身子,哪有過不好的日子。”村民時常跟游客說的話讓余靜特別有感觸。
如今走進大灣村,聞著茶香,處處是景。“行走在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大道上,我們既是受益者、踐行者,還要繼續做好實干者、奮斗者。”展望未來,余靜滿懷期待。
采訪的最后,余靜把鄉親們的囑托也帶到了兩會上,“聽說我來北京參加全國兩會,鄉親們讓我捎句話: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請總書記放心,我們一定會把大灣村建設得更美更好!”
江淮時報全媒體記者 王 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