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生活中,許多職位上的女性都在閃閃發光,有生命安全的“守護者”,也有人生賽場的“拼搏者”,她們都在各自崗位上洋溢著芬芳,綻放著巾幗新風采。
在蚌埠市的一處建筑工地里,以程麗為代表的塔吊女司機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她們是節日里最靚麗的女神。
工作 已有十年的司機經驗
3月6日上午,大皖新聞記者來到位于蚌埠市龍子湖區的中建八局蚌埠醫學院項目部。程麗是該工地的一位塔吊女司機,今年36歲的她,已經有10年的開塔吊經驗。談及日常的工作,她介紹說早上6點至中午11點,中午12點至下午5點,每天有近十個小時的工作量,有時還會因為崗位需要加班。
工作中的程麗。
程麗稱,自己老家是阜陽市臨泉縣,她的丈夫是河南市駐馬店的,他們結婚兩年后便開始了外地的打工生涯。丈夫在工地開塔吊,她便也在工地上的地面做塔吊信號員。2010年,在浙江溫州的一個工地上,程麗第一次爬上了塔吊。“當時那個塔吊大概二三十米高的樣子,心里還是有點害怕的,總是控制不住往下看。”這是程麗第一次爬上塔吊的感受。
虧欠 缺少與家人相處時間
程麗表示,作為塔吊司機,其實女性的工作強度并不比男性少,較好的一點就是較少的與地面其他工人發生摩擦。對于工作中的難處,那就是開塔吊進行高空作業,一般在工作中不允許私自下塔吊。在不到兩平米的操作間,連上廁所都是一件難以解決的事情,這一切只能靠自己上班前少喝水來完成。
程麗介紹,家里有兩個孩子,托付給爺爺奶奶看管。
因為工作原因,程麗夫妻倆每年回家的次數很少,去年他們只回家了一次。缺少與父母、孩子的相處時間,對于雙方父母和兩個兒子,目前的她,虧欠是發自內心的。
體驗 下來時記者的腿發軟
在塔吊下聽完程麗的講述,大皖新聞記者感覺聽她說得很輕松,看到只有不到50米的高度,遂產生了一起體驗的想法。在戴好安全帽,穿好作業服,系牢安全繩后,開始跟隨她一起“登頂”。
程麗在進行吊裝作業。
這部塔吊的樓梯是傳統的斜梯,類似于普通樓梯,但直徑不到一米的空間,記者在攀爬時還是有點“縮頭縮腳”,同時11節梯籠的轉角也需要大幅度轉身才能完成。在登上了6節,接近一半后,記者的腿便開始有了酸楚的感覺,而向上望去,程麗早已登上了最高處。等記者略有氣喘地爬上“頂峰”,程麗已經開始端坐在駕駛臺,以手中的對講機信號為令開始了吊裝作業。
已經是行家里手的她在下方信號員的提示下,用機械抓手穩穩地吊裝起散裝混凝土吊箱,之后上升傳遞到指定位置,整個操作一氣呵成。
進入工作狀態的程麗不便打擾,大皖新聞記者便小心翼翼地慢慢回到了地面,接觸地面的那一刻,感覺到踏實的一刻同時,腿還真的有點軟了。
中建八局蚌埠醫學院項目部機械主管楊超向記者介紹,這片工地上,不管是操作設備也好,還是純力氣工作,都有許多工人是女性。項目的工地里一共有13個塔吊司機,其中有五位是像程麗一樣的女性。她們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絲毫不輸給男性工人。雖然開塔吊作為高空作業工種,危險系數大,更為辛苦,但是平日里只要需要,她們也得一起加班。楊主管感慨地說到:“她們撐起了工地的半邊天。”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