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只有緊跟黨的政策,勤奮實干,奉獻社會,這樣才能當好人大代表。”連續三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劉琴和記者訴說著作為人大代表的一些感受。
2001年,敏銳察覺到當地肉牛的需求越來越大,劉琴決定和丈夫一起養牛。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2012年劉琴注冊成立了“劉琴養牛場”,注冊資金1000萬元,年出欄400頭。“當時養牛完全是從零開始,養牛技術完全靠自己摸索。”而經過多年的實踐,劉琴不僅掌握了科學養牛的技術,還通過實踐,自學成為了當地的牛病防治專家。
養牛場規模越來越大,養牛場的收益也越來越好,但劉琴并沒有忘記周邊村民平日的支持與幫助,積極帶領大家開展黃牛養殖,并率先響應黨的號召成立了琴宏女子專業合作社 ,利用大戶帶動,產業化扶貧,提供場地、飼料,舉辦了養殖培訓班并邀請養殖專家對口培訓,為村民免費提供養殖技術,幫助他們增產增收。
目前,劉琴所在的淮南市潘集區古溝回族鄉太平村已有85戶村民養牛,其中養50頭以上有10戶,40頭以上19戶,成了遠近聞名的養牛專業村。因在帶動群眾致富方面的突出貢獻,劉琴也被評為2013年全國農村科技致富女能手,2017年安徽省巾幗標兵。
談到現如今鄉村振興建設,劉琴的臉上更是洋溢著掩蓋不住的喜悅,近年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惠農富農政策,劉琴所在的太平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潘集區農村三大革命成效顯著,如今村子里環境整潔有序,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民生保障得到極大滿足。”
如今,劉琴也在積極主動地收集身邊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將基層的聲音向上反映,包括加強農村衛生醫療機構建設、適齡女性免費接種宮頸癌疫苗、如何吸引年輕一代投入鄉村振興建設隊伍、加大對偏遠民族地區美麗鄉村建設的力度等9條建議。
劉琴告訴記者,村委會平時在調解鄰里糾紛方面的確可以起到重大作用,但遇到產業規劃、科學生產、帶動致富上仍然缺少相應人才,“鄉村振興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工程,不僅要培養人才、引進人才,關鍵還要留得住人才。”劉琴說,“以前養牛只是割草喂養,現在有養殖專家來培訓開始科學‘喂養’,注意牛的營養搭配了,也有科技人員上門解決牛疾病問題,現在的肉牛不僅質量提升了產量也得到了擴大。”
“下一步想擴大養殖規模,只有擴大了,發展了,才能帶動更多的人致富”,劉琴告訴記者,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她也將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帶動周邊群眾一起致富,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才到基層工作,發揮他們的智慧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大皖新聞記者 孫召軍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