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淮南與合肥地域相接、人緣相親、經濟相融、文化相通,推動同城化發展具備良好基礎和條件。乘著合肥高速發展、合淮同城化加速推進的東風,淮南產業轉型迎來新突破,園區建設邁出新步伐,營商環境得到新改善,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加堅實。
2月16日上午,“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集中采訪團來到合肥新橋機場S1線壽縣段建設項目一標段,大皖新聞記者看到數臺工程機械正在緊張作業,卡車來回穿梭揚起陣陣塵土,打夯機、旋挖機的轟鳴聲震耳欲聾。中鐵24局項目副經理黃旭向記者介紹到,線路起于壽縣蜀山產業園站,主要沿機場北路、新橋大道、新港路、合淮路、四里河路、黃桂路、青陽路走行,止于五里墩站,全線長47.5km,設車站14座,平均站間距3.72km,概算總投資231.05億元。
根據合肥市與淮南市簽訂的共建協議,壽縣負責建設T1航站樓站(不含)以西的工程。壽縣建設段線路長約11.04km(其中高架段約8.1km,過渡段約0.57km,地下段約2.37km),估算投資約40.13億元,線路沿規劃機場北路以高架敷設,設置2座車站(新橋大道站、蜀山產業園站),“現在開車從施工現場到合肥市區沒有一個小時四十分鐘肯定是不行的,而等到S1線成功通車(壽縣)就可以加入到合肥30分鐘通勤圈。”
面對近年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部崛起、淮河生態經濟圈、合肥都市圈等重大戰略機遇,淮南市著力打造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示范區,深度融合合肥都市圈推進合淮一體化發展,與合肥經開區簽訂新橋科技創新示范區合作共建協議、與合肥蜀山區合作共建壽縣蜀山現代產業園。
安徽達因汽車空調有限公司是由中外合資企業合肥打印汽車空調有限公司在壽蜀產業園區投資成立的。它是一家從事汽車空調壓縮機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曾獲評2017年合肥市科技小巨人,2018年合肥市數字化車間和高新區瞪羚企業稱號。
達因公司事業部部長梁江霞告訴記者,由于合肥工廠規模不足,嚴重制約了合肥達因的產能提升,“在企業搬遷擴產的過程中很多地方政府都向我們拋來了橄欖枝,但壽縣政府展現的誠意,除了優厚的招商引資政策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充足的土地預留和交通優勢,以及共建園區的管理模式,都是我們最終選擇落戶淮南的重要因素。”梁江霞告訴記者,公司預計在壽蜀產業園建設項目總投資5.5億元,占地149畝。目前項目一期已建成投產,待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工業產值預計可達7.3億元。
秉承“壽蜀一脈,筑夢新城”的發展理念,發揮合肥主城輻射、空港經濟帶動、合作共建政策、水陸空鐵立體交通四大優勢,淮南市進一步強化“同城化”理念,與合肥共筑協同互補的產業體系、共建示范引領的園區平臺、共享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共塑常態長效的工作機制,全力打造具有競爭力、影響力的區域合作樣板。
大皖新聞記者 孫召軍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