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2月12日上午,蚌埠龍子湖區下著小雨,行走在淮河沿岸,映入眼簾的是波瀾壯闊、水清岸綠的景象,沿河地帶還有花草樹木點綴著,健身步道蜿蜒向前。但誰也想不到的是,這里一年前還是人們口中的"臟亂差"地帶。
"由于淮河多年分洪行洪蓄洪,洪水攜裹泥沙沉淀,抬高河床,淤積成灘,河道縮窄,站立大堤看淮河像是一條‘大溝’,造成洪水下泄不暢,航運船舶擱淺,存在河道灘地亂搭亂建、亂耕亂種、放牛放羊、偷倒垃圾等現象,這里成為城市‘臟亂差’的集中帶。"蚌埠市水利局局長荀異然談起過去的情形依然很感慨。
淮河是蚌埠"母親河",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已由過去"郊外河"變成今日的"城中河"。
"城中河"的治理難題成了蚌埠人民的心中煩憂。每年市"兩會"都有多位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綜合整治的議案提案,市民們也紛紛響應,讓淮河靚起來是人們的共同渴盼。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2021年初,蚌埠市委市政府按照"問題導向、統籌兼顧、系統治理"原則,決定實施總投資53.48億元的"靚淮河"蚌埠主城區淮河防洪交通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簡稱"靚淮河"工程),打造"堤固、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城市中心濕地公園,推動蚌埠從"跨河發展"向"擁河發展"轉變。
荀異然向記者介紹,該工程以"一川清、兩灘靚、三脈通、十景紅"為總體布局,規劃西起懷遠荊涂大橋,東至長淮衛大橋,全長26公里,治理面積52平方公里。蚌埠市成立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市委書記黃曉武任組長,市直多部門和涉及區為成員,辦公室設在市水利局,實行日調度周推進,3個月完成規劃編制,9個月完成立項、地勘、測繪、土地預審與規劃選址、洪評、環評、可研、初設等17項前期工作,2022年春節后第二天正式啟動建設。
目前,先期開工全長8公里的席家溝到龍子河口段,已完成投資12億元。荀異然說:"工程通過對河道切灘、拓槽、疏浚、清淤,開挖土方480萬方,淮河主河道由枯水季不足200米拓寬至500米左右,洪水下泄順暢,蓄水能力增強,主航道拓寬挖深,航運等級提升。"
該工程還利用350萬方切灘棄土,把原有堤頂加寬,形成防洪"超級堤防",建設淮河南岸雙向6車道和北岸雙向4車道濱河大道,打通交通堵點。利用130萬方切灘棄土將堤防迎水面護坡的大陡坡調整成為大緩坡,重塑灘地形態,連通河灘水系,新增水面2600畝、城市綠地1.2萬畝,實現市民近水、親水、戲水、樂水。此外,在兩岸迎水面高程22米以上塑形地塊建設籃球、網球、足球等體育場地15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3萬人體育鍛煉。
相看兩不厭,最美淮河岸。從2022年2月8日工程啟動一年多來,"靚淮河"工程已頗有成效。荀異然表示,在保障城市防洪安全的同時,未來淮河岸線還將增添更多觀光旅游、健身休閑、文化景觀等功能帶,"讓大家更愿意到淮河岸邊走一走,讓淮河成為蚌埠市民真正的幸福河。"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攝影報道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