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2023 年全國兩會下月初將在北京拉開帷幕,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委員將齊聚首都,傳民情履職盡責,匯民聲共商國是。一年來,在皖全國人大代表、住皖全國政協委員都在忙些啥?今年最關注什么問題?這次上會將提出什么樣的議案或建議?即日起,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開設“代表委員這一年”欄目,講述他們的履職故事,展現他們的為民情懷。
大皖新聞訊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宣傳引導,吸引更多的青年走上工匠崗位,擴大一線技能人才隊伍。”過去一年,全國人大代表黃春燕不論是在日常工作中教育自己的徒弟,還是走進學校面對求知若渴的學生,始終堅持言傳身教,傳承和弘揚工匠精神。因為,她希望更多年輕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從19歲進廠成為一名焊工,黃春燕30余年來堅持把精力用在攻克各種焊接難題上,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非凡的業績。她曾榮獲中國好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過去一年,這位巾幗“焊將”牢記代表使命,積極開展調研,大力弘揚工匠精神。
“我深知,工匠精神對于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我把傳承和弘揚工匠精神作為履行代表職責的一項重要內容。”黃春燕說。
黃春燕知道,要真正當好全國人大代表,必須時刻把老百姓裝在心里,深入基層一線,傾聽群眾呼聲。過去一年,黃春燕高度關注民生問題,力求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多為老百姓辦實事。“作為生產一線的員工代表,我更關注一線員工的生活,希望逐步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的待遇。”她說。
為了提好今年上會的建議,黃春燕進行了深入調研,“主題依然是希望培養更多技能人才。”
黃春燕說,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安徽也部署實施技工強省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從調研中大家反映的情況來看,當前還是存在著企業招工難、職業院校畢業生技能水平不能適應企業需求等問題。為此,她建議進一步深化人才制度改革,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吸引更多青年投身一線工作,做新時代的大國工匠,構筑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堅實基礎。
“比如,在政府層面,要深化技能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破除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服務、支持、激勵等方面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等。在高校層面,要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大理工科、技工類人才培養力度,探索實行高校和企業聯合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機制。在企業層面,要暢通發展通道,打破產業工人成長‘天花板’,在干部隊伍中增加一線技能人才比重。”黃春燕說。
根據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支持技工強省建設若干政策,到2025 年底,全省技能人才總量將達到700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達到210萬人。黃春燕希望更多年輕人學技能、當技工,將工匠精神傳承下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