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2022年,安徽省檢察機關共起訴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110人,共支持幫助3751名農民工討回薪酬5100余萬元。 2023年1月5日,安徽省檢察院作出決定,春節前后在全省集中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檢察藍”助力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專項行動。據悉,這是該省檢察機關連續六年于元旦春節期間集中開展此類專項行動。
該通知指出,要把打擊欠薪犯罪與追討欠薪同部署、同開展,注重督促犯罪嫌疑人積極籌措資金,履行支付欠薪責任,對情節惡劣,后果嚴重,經刑事立案追繳仍不履行支付義務的犯罪嫌疑人,要依法從嚴懲處。要以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為抓手,爭取最大程度追回農民工工資,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同時要加強調查核實,注意甄別破產程序、執行程序中的虛假農民工工資債權,依法懲治冒用農民工名義實施虛假訴訟等違法犯罪行為。
通知強調,要優先辦理勞動爭議、勞務糾紛、建筑施工合同糾紛等涉及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民事監督案件,綜合運用再審檢察建議、抗訴、檢察建議等方式,高效辦理涉農民工討薪的民事生效裁判監督和執行監督案件,適時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專項行動,助力解決農民工贏了“官司”拿不到錢的問題。要聚焦農民工欠薪多發領域和重點行業,推行“支持起訴+調解和解+執行監督+司法救助”等辦案模式,為農民工起訴維權和工資支付提供全方位的幫助。
在發揮行政檢察職能方面,該通知指出,要快速辦理涉農民工討薪的行政生效裁判監督和行政非訴執行監督案件,特別是對群體性的討薪案件和因農民工討薪問題引發的行政爭議、行政不作為等行政監督案件,要優先高效辦理。要聚焦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實名制管理、總包代發、工資保證金等核心制度的全覆蓋目標,盯住“有錢發”“發給誰”“發多少”“誰來發”“誰兜底”的各項制度環節,專項開展行政違法行為監督,督促相關單位和部門嚴格履責。同時針對監管漏洞問題,通過檢察建議、專題報告等方式,推動相關部門及時整改,依法履職,促進源頭預防、依法治理。
該通知還要求設置農民工討薪“綠色通道”,對涉及農民工咨詢、申訴、舉報反映的欠薪、討薪問題,及時接待、辦理和答復,并主動配合相關職能部門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對企業、行業等在支付勞動報酬方面存在的普遍性、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積極啟動涉案企業合規程序,依法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提出解決對策,以“我管”促“都管”,促進源頭治理,真正做到既當農民工的“護薪人”,也當企業的“護航員”。
據了解,2022年以來,安徽省檢察機關共起訴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110人,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77件,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64件,辦理支持農民工起訴討薪案件2218件,共支持幫助3751名農民工討回薪酬5100余萬元。
吳貽伙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