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胡曉春是黃山迎客松的第19任守松人,每年,他都有300多天吃住在山上,與迎客松朝夕相伴。日前,胡曉春與同事李培生一同前往北京,參加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好人”李培生、胡曉春重要回信精神座談會。胡曉春說,此行下來感受頗深,也學習到很多,他希望能夠更好地傳承“好人”精神,激發出更多向上向善力量。
“將平凡的事做好,回報總書記”
8月25日下午,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好人”李培生、胡曉春重要回信精神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在座談會期間,胡曉春交流、匯報了自己的工作情況,分享了自己記錄的“迎客松日記”等。“座談會氣氛很好,學習到的東西也很多。”8月31日,胡曉春已從北京回歸到工作崗位中,他回憶當時情景,感慨地說。
今年,胡曉春與同事李培生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工作情況和心得體會,表達了為守護美麗黃山、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的決心。8月13日,總書記在回信中鼓勵他們繼續發揮好榜樣作用,積極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帶動更多身邊人向上向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社會的好公民、單位的好員工、家庭的好成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收到總書記的回信,非常激動,無法用言語來表達,這是莫大的榮耀啊。但我們也知道,雖然總書記是給我和同事李培生回信的,其實,是給我們這個群體回信的、是給所有黃山人民回信的。”胡曉春說,尤其在北京座談會時,他聽到了各行各業“中國好人”的不同事跡,對自己觸動很大。“我要將總書記的回信,作為新征程、新起點,在平凡崗位上,將平凡的事情做好、做精,來回報總書記。”
“傳承‘好人’精神,激發向上向善力量”
1981年,黃山設立迎客松“專人守護”崗位,胡曉春是黃山迎客松的第19任守松人,每年,他都有300多天吃住在山上,與迎客松朝夕相伴。每天,胡曉春會把巡護情況寫進《迎客松日記》以備查閱,也給專家組提供詳細記錄。10多年下來,胡曉春已經寫了70多本日記,140萬字。
他說,自己早已將迎客松當作自己一位特殊的“家人”。“黃山是我的家,迎客松就是我的‘家人’,我會將它當作家人和親人一樣守護好。”
胡曉春還將“守松人”比喻成迎客松的眼睛和耳朵,迎客松的點點滴滴變化都記在“本子”上,記在心頭。“迎客松‘無異常’是我們‘守松人’最喜歡看到的。”
日復一日的“守松”工作,是單調、枯燥、寂寞的。“我是山里娃,呆得慣。”胡曉春說,“守松人”是一代傳一代,傳承下來的,精神也是代代相傳。
不僅是“守松人”,胡曉春說,黃山上還有很多他的同事,這些黃山園林人在一起,默默守護著黃山,守著共同的“家”,大家在各自的崗位上都發揮出了黃山園林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精神,“我們的目標就是把黃山的‘綠水青山’守護好,把黃山的迎客松保護好。”
日前,胡曉春好人工作室掛牌成立,這在胡曉春看來,又成為一個新的“支點”。“希望把工作室成員和周邊人更好地帶動起來,把‘好人’精神傳承好,傳播正能量、真善美,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胡曉春說,激發出更多向上向善力量。
大皖新聞記者 朱慶玲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