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2月23日,記者從淮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了解到,一年來,淮南市知識產權相關部門扎實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知識產權發展進入快車道。
知識產權創造質量持續提升
該市加大知識產權創造的政策支持力度,對企業創新創造予以獎補支持。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首批認定高價值專利培育建設項目單位6家。完善以產業數據、專利數據為基礎的專利導航決策機制,重點建設高端裝備制造--煤礦機械產業、煤系固廢綜合節能環保等專利導航項目。截至2022年10月,淮南市擁有有效發明專利3642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2件,同比增幅23.7%,增幅位居全省第3位;PCT國際專利申請37件,位居全省第4位;商標擁有量達26100件;擁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個,地理標志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5件。截至2021年底,淮南市擁有高價值發明專利607件。自市市場監管局成立以來,淮南市發明專利擁有量、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商標擁有量分別增加了94.8%、122%、164%。
知識產權保護水平顯著增強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納入黨委和政府議事議程。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先后3次聽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匯報,研究部署全市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印發《知識產權十四五發展規劃》等制度措施。加大知識產權司法及行政保護力度,全市檢察機關共受理侵犯知識產權審查逮捕案件3件,批捕10人;受理審查起訴案件13件,起訴6件30人。市、區兩級法院共審理知識產權類民事案件277件、審結259件,審理刑事案件7件、審結2件。全市公安機關共偵破侵犯知識產權各類案件2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0余名。市文旅局辦理侵權盜版案件9起,移送公安機關6件。市場監管部門共辦理商標、專利行政執法案件108件,專利糾紛侵權案件4件,移送公安機關8件,罰沒款87.8萬元。大保護工作格局基本形成,與法院、公安、海關等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機制和合作備忘錄。兩縣五區均已建立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站,覆蓋率100%。
知識產權運用效益加速顯現
組織開展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深入企業宣傳知識產權知識,幫扶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助力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今年以來,安徽山河藥用輔料有限公司、美亞高新股份有限公司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液動行車以及應用該液動行車的井下液壓支架組裝系統”等五家企業的專利分獲安徽省第九屆專利銀獎、優秀獎。截至目前,淮南市共獲中國專利金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3項、安徽省專利金獎5項、安徽省專利銀獎1項、安徽省專利優秀獎22項,獲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6家、中國馳名商標企業6家、省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 7家、安徽省商標品牌基地7個。深入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人園惠企”、“知惠行”行動,組織開展政銀企對接會20余次,今年以來,共辦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54件,為企業解決融資36930萬元。截至目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累計達20億元,知識產權有力支撐了創新型經濟、品牌經濟、區域特色經濟和開放型經濟發展。
知識產權發展基礎堅實有力
高標準建設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為企業提供豐富多元的服務供給。建成淮南市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在市政務服務大廳設立商標受理窗口,公布受理電話及工作流程,方便群眾咨詢及辦理業務,市局網站設立知識產權欄目,定期公布知識產權數據及工作動態。科學布局公共服務網點,建成公共服務節點1個,省級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點2個,縣區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點實現全覆蓋。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健康發展,指導商標代理機構提高商標代理服務水平,加快實現從商標申請注冊服務向品牌策劃、培育、管理服務轉變。不斷優化專利代理機構服務質量,指導幫助企業開展專利導航、高價值專利培育。加大知識產權服務業監管力度,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和惡意商標申請行為,指導知識產權代理機構健全自律制度,加強自律管理。持續開展知識產權進黨校、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活動。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