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兼程,不負使命。創刊三十年來,新安晚報曾五次登上中國新聞界年度優秀作品的最高領獎臺。一代代新聞工作者以恒心堅守初心,以匠心打造精品,用一件件“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新聞作品,記錄時代風云,守望公平正義,推動社會進步。五獲殊榮,也是對我們孜孜不倦堅守新聞工作道路的一種認可與回報。
《三次“上書”總書記的普通農民》
(作品獲第四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龐文全給總書記寫信又有回音了。”
1993 年3 月3 日,一個由國務院開發辦、財政部、水利部等單位聯合組成的調查團悄然來到安徽蚌埠市郊區長淮衛鎮,調查開發利用方邱湖寧洪區的可行性方案。這已是安徽蚌埠普通農民龐文全“上書”總書記后第三次得到回應和答復了。
他“上書”農民的“期盼”——1990 年元月3 日,他“上書”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盼望“科學技術送進地頭”,國務院辦公廳信訪局回信說“總書記對你表示感謝”。
他呼吁為農民減負——1992 年12 月下旬,他寄給總書記一張漫畫和一封信,生動呈現當前農村負擔過重,呼吁政府減負。
他關注洪澇安全——1993 年元月10 日,他將自己30 多年的調查和意愿寫成報告《如何開發利用方邱湖》,這次等來了中央的調查團。位卑未敢忘憂國,三次“上書”總書記,為農民減負奔走呼吁,這是一介農夫龐文全的人生寫照。而三次“上書”三獲回音的真實經歷,也生動詮釋出我們黨“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歷史傳承。
《蘇明娟設立助學基金傳遞“希望”》
(作品獲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曾受助于希望工程,如今設立助學基金為更多貧困學子傳遞“希望”。作為中國希望工程形象代言人,“大眼睛”蘇明娟一直是國內媒體關注的新聞人物。
2018 年6 月19 日,記者從安徽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安徽省希望工程辦公室獨家獲悉,以蘇明娟本人名字命名的“蘇明娟助學基金”于當天收到了首筆善款。獲悉這一消息后,記者第一時間聯系蘇明娟本人和安徽省青基會、安徽省希望工程辦公室相關負責人進行了采訪。了解助學基金設立背景、緣由及思考。同時對基金的用途進行了交代,主要是資助貧困大學新生。
曾被“希望工程”改變人生的蘇明娟正在用設立基金的方式,匯聚更多公益力量,傳遞這份“希望”。知識改變命運在任何時代都有向上的力量,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傳承也在蘇明娟的身上有了新的注解。
今年,出席黨的二十大回來后,“大眼睛”蘇明娟仍在宣講的道路上忙碌著。她說,“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我感到無比光榮,也深感責任重大。
對我來說,除了責任和使命,也是一種傳遞,就如同希望工程、公益事業一樣,把‘中國夢’傳遞下去。”
《輿論監督報道時度效把握的理論與實踐》
(作品獲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作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一部分,輿論監督報道同樣需要講求方法、策略和效果,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遵循新聞傳播的基本規律,講求傳播的真實性、準確性、科學性、實效性,“從時度效著力,體現時度效要求”。
這篇論文以新聞傳播學、輿論學、哲學等學科的理論知識為工具,結合具體案例,對在新聞輿論工作的實踐中如何理解、把握“時度效”原則作出了深入的闡釋,并從不同的維度提出了應用的原則和路徑。論文2019 年11 月9 日在《中國記者》刊出后,即被中國知網(CNKI)收錄,并被下載多次。不少新聞單位還將之作為一線新聞采編人員的業務學習輔導資料,轉發參考。
《引江濟淮為候鳥調整方案》
(作品獲第二十七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引江濟淮是安徽人期盼了50 年的“世紀工程”,也是國家重大水利項目。2016 年12 月29 日舉行了開工動員大會。次日,新安晚報便刊發了文字消息《引江濟淮為候鳥調整方案》。
報道從保護候鳥的角度出發,獨家披露了引江濟淮工程為保護近千只珍稀鳥類的棲息生境,專門增加3.5 億元投資進行航道西移等信息,體現了引江濟淮對生態環保的重視。綠色已成為引江濟淮工程的動人底色,安徽打造生態強省的決心和行動,也格外引人注目。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全力推進引江濟淮工程建設,正朝著2022 年年底前實現試通水試通航目標邁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發展圖景,正徐徐展開。
《“遲到”的公示終還高中生清白》
(作品獲第三十一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一名17 歲的高中生,一段刻骨銘心的兩年時光,一個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李皖合。記者最初獲悉故事的源頭起于2020 年10 月報紙上一則不起眼的見義勇為公示。公示稱,2018年10月14日下午,肥東一中高一學生李皖合乘坐39路公交車前往學校。在公交車上,遇到一名中年醉酒男子騷擾女性,李皖合出手進行制止。
見義勇為的事情明明發生在兩年前,卻在兩年后才公示。原來,這則見義勇為事件的主人公高中生李皖合涉及到一起刑事案件。高中生見義勇為卻被列為犯罪嫌疑人?記者歷經半個多月,采訪了李皖合的親屬,以及負責此刑事案件的民警等相關各方,力求多角度客觀還原事發時的情景,記錄下李皖合承受的壓力和心理變化。
檢察機關最終對警方做出的撤銷立案決定予以認可,李皖合一家人心中的石頭終于放下。正義雖然可能遲到,但從不會缺席。后來,李皖合獲得合肥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稱號。如今,李皖合正在大學學習,我們祝福這個善良的大男孩,接下來的人生,一切順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