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2月15日,宣城市林業局發布了該市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暨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建設情況,大力實施托管經營這一創新做法引起關注。
在山核桃之鄉宣城寧國市,為破解林業現代化、產業化瓶頸的難題,增加林農收入,近年來寧國市探索引導經營方式向專業化、規?;?、集約化轉變,大力探索托管經營,實現了“小山變大山”。
據介紹,實施托管經營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在尊重林農意愿的基礎上,針對當前集體林區權屬碎片化問題,以村民組為單位,以基本不改變林農基本承包權、保證林農利益不受損失為前提,在友好協商的基礎上,林農自發通過托管、贖買、互換等多種形式,放活經營權,微調承包權,優化生產關系,有效降低每戶山場塊數,提高勞動生產率。在不改變林地權屬的前提,實施托管經營,解決“一山多戶、一戶多山”碎片化問題。
寧國市優化產業振興政策,市財政每年安排1500萬元專項資金,資金重點向山核桃全過程托管經營傾斜,對于完成“小山變大山”村民組獎補5萬元工作經費;將完成“小山變大山”作為山核桃現代科技示范基地立項前置條件。
寧國市還創新提出全程托管“四項原則”,側重從經營管理層面提出要求,即全程禁用除草劑;適宜地區分期掛設采收網;禁止單一使用化肥;科學防治常規病蟲害,有效控制突發性病蟲害。創新建立“三大機制”,側重在權益保障方面提供支撐,即兩段式利益分配制、可退出保障機制、風險管控機制。
托管經營增強了山核桃產業發展的活力。據介紹,寧國市已完成整合工作的240余戶林農,平均每戶山場數量下降5塊,降低經營管理成本10-30%不等,每年總計節約人工成本約60萬元。利用此次工作為契機,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進一步減少糾紛,增強村民凝聚力。此外,實施托管經營可以進一步清晰林權,降低流轉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為規?;鬓D奠定基礎。在托管統一經營的模式下,全面停止使用除草劑,實現了綠色生態經營。
據介紹,宣城市近年來探索開展竹林和山核桃托管經營,在不改變林地承包權的前提下,通過連片整合,或承包單戶零散山場,全市共托管經營竹林4萬畝,托管經營山核桃2.5萬畝,實現了“小山變大山”。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