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淮南古稀老人26年捐資逾100萬元愛心助學

大皖新聞訊  11月16日,志愿者樊女士聽聞淮南古稀老人曾家英家在退休后的26年里,每月都把工資大部分捐出去,資助貧困學生和災區,特意趕到曾家英家中,聽她講述愛心捐助的故事。

大皖新聞記者從淮南市文明辦了解到,今年78歲的曾家英老人在1996年退休后,走上了愛心捐助之路,曾長期資助淮南、安慶、六安、合肥等省內的多個貧困學生,幫助他們完成從小學到大學的學業;也資助過四川甘孜州石渠縣格蒙寺孤貧學校的藏族學生和青海、西藏的貧困學生。每個月退休金到賬,她第一時間把資助款一筆筆寄走,只給自己留下500元生活費,26年來,她已累計捐款100余萬元,榮獲中國紅十字會首批五星級志愿者、安徽好人、感動江淮志愿服務優秀個人典型、第三屆淮南市道德模范提名獎、淮南好人等稱號。

曾家英在向志愿者講述她26年捐資助學的故事。

26年捐資助學未停止

曾家英家在淮南前鋒新村,11月16日,記者和志愿者樊女士走進她家,看到的是一套2室一廳的房子,屋內裝修比較簡單,也沒有什么值錢的家當。“房子是孩子們給我們老兩口買的,他們都很孝順,我倆的退休工資有一萬多塊錢,吃喝不愁。”曾家英說,夫妻倆現在都上了年紀,因為沒有和孩子們一起住,孩子們擔心他們在家中有意外,還特意在家里安裝了監控視頻,能隨時看到屋里的動靜。

曾家英得知記者和志愿者想聽聽她這些年來的捐資助學的故事,老人家從臥室里拿出一摞相關組織給她的捐資證明。記者隨手打開幾份證明,看到上面寫有:2010年4月22日,為玉樹地震災區捐助1000元;2012年5月27日,為淮南潘集劉集小學捐200元;2018年5月31日,為壽縣隱東小學留守兒童捐款600元;2020年1月30日,支持淮南市抗擊新冠疫情捐款600元;2021年7月27日,支持河南抗洪救災捐款1000元……

記者了解到,曾家英出生于革命干部家庭,從小耳濡目染祖輩和父輩樂善好施、為國為民犧牲奉獻的精神,優良的家風塑造了她樂于助人的品德。1996年,曾家英退休,本可以過上清閑自在、含飴弄孫的好日子,可她卻有了新的目標,開始了愛心助學路。

“我的助學路是從淮南市潘集區架河鎮齊王廟小學開始的,這里是我祖輩戰斗過的地方。”曾家英告訴記者,齊王廟小學地處偏遠,在校的學生基本都是留守兒童,當時因為家庭貧困,不少孩子缺衣少穿,她去看到這些后紅了眼眶,從中挑選了幾個家庭特困的孩子進行長期資助。

因為這次資助,曾家英想了很多,她覺得既然淮南有貧困孩子,那其他偏遠地方肯定也有貧困孩子,于是,她開始留意收集報紙、電視上有關貧困地區貧困孩子的信息。慢慢地,她捐資助學的地方從潘集區延伸至其他縣區,從淮南市內到市外,從安徽省內到省外,這條捐資助學路一走就是26年。

在她的幫助下,一批批孩子順利完成學業,一個個家庭滿懷感激。直到現在,在淮南鳳臺縣和謝家集區,還有她長期資助的多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在安慶、六安、合肥等地,她資助的多名貧困學生從小學讀到了大學;在四川、青海和西藏,她資助了甘孜州石渠縣格蒙寺孤貧學校等地方的藏族貧困學生。

除了捐款,曾家英還有個心愿,就是去看看自己資助過的孩子,為孩子們送去關懷,給孩子更多的鼓勵。2005年和2006年,曾家英兩次前往海拔4000多米、沒有公路、沒有水電的藏族學校看望她資助過的孩子。路途遙遠,高原反應,一次來回奔波十幾天,年輕人都苦不堪言,可曾家英卻堅持了下來。看到孩子的那一刻,任何不適都煙消云散,曾家英想的是能幫助到孩子們,一切都值了。

每月工資只留生活費

曾家英告訴記者,她退休前在水利部門工作,現在退休已有20多年了,曾經喜歡出去旅游。“出門旅游全當是鍛煉身體,上了年紀多跑跑對身體好。”曾家英說,她至今還保持著每天鍛煉的習慣,感覺有30歲人的心臟和40歲人的血液,可惜因為上了年紀后,再和大家一起出去玩,因怕出意外,沒有人敢帶出去了,她就把心思放在了捐資助學上。

如今,曾家英有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每個月會固定把退休金一筆筆寄出去,深怕耽誤了那些貧困孩子們的生活。曾家英每個月有6000多元退休金,每月20號左右退休金到賬,她就會對照資助的孩子地址,把資助款和衣物日用品等物品一一寄走,而她自己只留下幾百元基本生活費。曾家英有如此底氣都是因為家里老伴支持、孩子們孝順。

“我父母那邊的水、電、燃氣費用都是我從網上給他們繳的,父親還有退休金,他們也吃不了多少,母親把退休工資捐出去,我們也支持她。”曾家英的兒子陳健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對母親捐款的事,父親不反對,也無怨言,全家人都不在意她捐錢,只要老人開心就好,開心對身體也有益,做子女的不干涉她,況且這也是回報社會的好事。

“在我的記憶中,母親就是一個熱心人,我支持她捐資助學和向災區捐款的事。”曾家英的小女兒陳曾告訴記者,她是一名教師,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有次回家和母親聊天,聊到班里有名女生的父親去世了,家庭比較困難,買學習資料都困難,自己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到母親卻認真了起來,當即決定資助這名女生,為女生購買學習資料,而她始終也沒有告訴女生是她的母親在背后資助。

陳曾還告訴記者,她經常和姐姐為母親買新衣服,或者把自己喜愛的衣服送給母親穿,可老人家穿不久,就會把一些衣服送給困難的人穿,她覺得自己有穿的就行了,這些年已習慣了母親熱心幫助別人,自己也支持母親這樣做,為家人樹立了榜樣。

記者了解到,曾家英的子女不僅把兩位老人的生活安排地妥妥當當,更是逢年過節給她錢,讓她想怎么捐就怎么捐。沒有了后顧之憂,使曾家英的助學路更是一路順暢。

除了捐資助學,曾家英對于周邊家庭突發貧困或者遇上國內外發生大的自然災害,她也是第一時間到紅十字會捐款。即便沒有特定的捐款對象,她每隔一段時間也會把節省下來的錢送到紅十字會,委托紅十字會幫她捐出去。26年來,曾家英捐資助學、愛心捐款等已累計達100余萬元。

做“公益達人”閑不住

在曾家英的各種捐助證明和獲得的證書中,記者看到她在2015年6月,服務時長達到五星級志愿者標準,被相關組織授予“五星級志愿者”。

曾家英是閑不住、坐不住的人。因為家中的事情都由老伴和子女解決,所以她就經常跟著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其他志愿者走村串戶參加公益活動。從到百里外的王家玉孤兒院、到鄉村敬老院、農村小學,到病患者床頭、殘疾人面前……她總是如變魔術般從隨身帶的挎布包里掏出裝錢的信封塞到需要的人手中。

記者了解到,一次晚上9點半,曾家英從鳳臺剛回到市區的家中,得知次日一早市紅十字會要帶領志愿者到大別山革命老區貧困鄉村學校考察、幫扶,她立刻報名參加。她和年輕的志愿者一起翻山越嶺、馬不停蹄地奔波兩天,行程近千公里。一次去壽縣偏遠的扶貧村看望留守兒童,因為出發時間早沒有公交車,她早上4點多就起床,走了一個小時趕到紅十字會,生怕耽誤了大家的時間。

2022年1月,曾家英在下樓時一不小心踩空摔倒了,左半身疼痛難忍。她怕家人擔心,自己跑到醫院檢查,雖然沒有骨折,但關節扭傷、軟組織損傷,腿和胳膊腫痛,醫生要求她在家靜養。看到紅十字志愿者群里發春節“紅十字博愛送萬家”消息,在家養傷的曾家英心急如焚。到了2月下旬,還沒有等到身體完全恢復,她不顧家人勸阻,堅持出門去給資助的孩子辦理捐款,余下的1000元又送到了紅十字會。別人都勸她說,年齡大了,不要這么奔波。可曾家英說:“我不累,我是70多歲的人,30歲的心臟,40歲的血液,我的愛心路還長著呢!”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攝影報道

編輯 彭玲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邑县| 松原市| 金门县| 遵义市| 宁安市| 平舆县| 岳普湖县| 夏河县| 建德市| 旅游| 五家渠市| 乌兰浩特市| 平果县| 龙门县| 桓台县| 万安县| 石柱| 新龙县| 女性| 葵青区| 陆川县| 抚顺县| 大竹县| 乌拉特前旗| 攀枝花市| 古丈县| 哈巴河县| 普兰店市| 潢川县| 邵武市| 宁化县| 增城市| 上蔡县| 广丰县| 平乐县| 潮州市| 阜阳市| 望谟县| 白山市| 门头沟区| 芮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