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安徽中醫藥大學的新生隊伍里,有一對雙胞胎姐妹花格外引人注目。從小時候的打打鬧鬧,到現在攜手站在人生新的起點,她們是彼此依靠的親人,也是可以隨時傾訴與聆聽的朋友,姐姐李紫嫻和妹妹李紫璠均就讀于針灸推拿學院,她們表示希望倆人能攜手度過今后的大學旅程。
意外被同一所大學錄取
剛剛邁入安徽中醫藥大學校門的李紫嫻和李紫璠是一對來自河北省的雙胞胎,姐姐李紫嫻讀的是中醫康復學專業,妹妹李紫璠則是針灸推拿專業。
盡管大學生活畫卷已經徐徐展開,但回想起被相同學校和學院錄取的經歷,二人的語氣里依舊充滿驚喜。
“其實能被同一所學校同一個學院錄取是很巧合的,因為我們的高考分數差了10分,填報的志愿也并不完全相同,是真的沒有想到,感覺非常驚喜。”姐姐李紫嫻告訴記者,河北省采取的是新高考的模式,可以填報多達96個平行志愿,加上高考分數相差10分,能夠被一起錄取的概率并不大,能錄取到一塊,其實也是意外。
在專業選擇上,倆人都表現出對中醫學濃厚的興趣,“因為我們兩個都覺得中醫學很神奇,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希望將它發揚光大,同時也想做一個好醫生。”李紫嫻還告訴記者,自己小時候曾有生病吃中藥調理的經歷,加上姑姑從醫,所以在選擇專業時非常堅定。
外表雖然像性格卻相反
“聽到我們是雙胞胎,很多人都比較驚訝,可能還會討論我們長得像不像之類的話題。”李紫嫻說,她們雖然外表相像,卻有著幾乎相反的性格。
“我的性格其實有一點點的內向和靦腆,但是個人認為也比較率真。”妹妹李紫璠這樣評價自己。而姐姐則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外向的人,“我比較外向活潑、直率好動。我很喜歡交朋友,這兩天也認識了很多人,說話說得我嗓子都啞了。”在姐姐看來,妹妹是一個溫柔文靜、善解人意的姑娘;而在妹妹眼里,姐姐有很強的社交能力,還有播音主持的天賦。
性格相反的她們在平時相處起來卻非常互補,格外融洽。
“我們兩個在一起一般都是我比較喜歡說,然后妹妹比較喜歡聽,這也算是一種互補。”李紫嫻表示。
由于學習專業不同,姐妹兩人的班級和寢室并沒有分配到一起,但她們依然互相幫扶并細心地記錄著對方的變化。
“妹妹變得更開朗了。可能因為原來我們一起的時候,我愛說話,她就比較喜歡傾聽。但現在我明顯感覺她好像突然長大了,能夠自己處理很多事。”李紫嫻欣慰地說。而在妹妹眼里,姐姐變得更加漂亮了。
和以往幾乎每天一起行動不同,進入大學后倆人的交流方式有所改變。李紫嫻告訴記者,“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分開的,比如吃飯時會和室友一起,而且來到大學我們也想變得更獨立一些,只是偶爾會去找對方。”相處時間的縮短并未減少姐妹之間互相的關心與陪伴,“我們會問對方是否適應,作息如何,吃得怎樣睡得好嗎,軍訓累不累等,還會互相提醒多喝點水,記得買東西。”樸素的話語里流露出姐妹之間特有的溫馨與感動。
根據興趣選擇不同社團
空閑時間,兩人也有意向加入社團,豐富大學生活。在選擇社團時,她們也根據興趣愛好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姐姐對演講和乒乓球感興趣,而妹妹則準備加入愛心社,參與志愿服務。
“我覺得這個社團很有意義,能夠幫助他人,也能夠鍛煉自己。”妹妹李紫璠介紹,這個社團會在合肥市內的敬老院開展活動,這是她期待已久的。
相比于高中時期的封閉單調,大學無疑讓她們更加憧憬未來的學習和生活。
“大學有著非常多元和自由的環境,宿舍環境也非常好。”李紫嫻向記者描述著前幾天晚上在校園散步時看到的場景,“操場上有很多人在運動,在打籃球、打排球,生機勃勃,讓我對未來充滿期待。”
在專業學習上,倆人有著相同的規劃,李紫璠告訴記者她們都有深造的打算,“首先會學好本專業的知識,其次希望能夠考研。”至于未來能否在同一個城市發展,她們表示現在還沒有考慮太多,會遵循自己的意愿,當然如果能在一起是最好的。
康世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