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阜陽市潁東區河東街道訾營社區前身系訾營村,曾是遠近聞名的“空殼村”。在社區黨委書記郝云波帶領下,訾營社區如今擁有集體固定資產近10億元,年集體經濟收入2000 萬元以上,社區風清氣正,經濟社會發展蒸蒸日上。在大家眼中,他是社區干部的“好表率”、群眾心中的“好書記”、學生口中的“好校長”。9 月21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阜陽市潁東區探訪,進社區、到學校、入車間,尋找他帶領群眾致富的“ 秘訣”,以及是如何做到“三好”的。
郝云波和學生交流。
社區干部的“好表率”
“我們社區有一條鐵的紀律,社區班子的親屬不能在集體經濟擔任任何職務。”9 月21 日,訾營社區黨委副書記訾如山告訴記者,他和云波書記共事多年,最大感受是云波書記思路開闊,做事認真執著,一心想著群眾,在工作中和利益面前,他也不忘做好表率,“印象中,云波書記曾有一名親屬在社區集體企業內工作,在約定這條鐵的紀律后,這名親屬很快就辦了離職手續。”
“一身正氣,才有底氣。一個人如果把個人利益看重了,群眾就會把你看輕了。”作為一名社區干部,在談到如何更好地開展工作時,郝云波這樣告訴記者,社區就這么大,都是左鄰右舍,只有淡泊名利,做好自己,才能開展好各項工作。
郝云波告訴記者,正確看待名利與權力,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對每一個社區黨員干部都是長期的考驗。
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為確保社區集體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也為了我們永葆共產黨員本色,我們結合我們社區實際,制定了一條鐵的紀律,那就是社區兩委班子的親屬、家屬及子女任何時候均不準參與集體企業的任何經濟活動,并不得進入社區集體經濟擔任任何職務。多年來我的家屬一直在一家飯店打工,也沒有任何親屬在社區集體企業擔任任何職務。”無聲的行動勝似無數次的豪言壯語!
群眾心中的“好書記”
“為了社區發展謀劃項目,找路子,壯大集體經濟。云波書記心里總是裝著群眾。”阜陽市潁東區河東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廣華告訴記者,10 多年來,社區群眾的醫保和養老金個人承擔部分,都由社區來支付,訾營社區也是他們街道唯一能這樣做的社區。
“男的60 歲,女的55 歲,我們社區給每人一次性繳納4000 元。”郝云波告訴記者,以后,他們每人每年可以領到養老金500 元左右。同時,社區還為年滿18周歲的居民辦理了社保。
據介紹,目前,訾營社區已駛入了健康發展“快車道”,社區擁有集體固定資產近10 億元,每年集體經濟收入2000 萬元以上。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讓人民共享。“我們每年集體出資400 多萬元,不僅為訾營社區內所有老百姓辦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每月為65 歲以上的老黨員、老干部、退休企業負責人發放200 元生活補助,而且讓進入成效中學初中部就讀的訾營社區老百姓孩子全部免費,讓訾營老百姓真正享受‘生活在訾營、幸福在訾營’。”
“我家現在給社區創辦的學校送食品蔬菜。”在社區農貿市場做生意的57 歲的張明英告訴記者,她非常感謝社區黨委書記郝云波的幫助。“以前社區沒有建農貿市場時,我就是拉著裝有食品蔬菜的小車,到處打游擊,沒有固定攤位,收入也不行。現在我們家生活很幸福。”
郝云波告訴記者,1994 年,他們抓住當地京九鐵路生活區在訾營建設這一機遇,先后投資1000 多萬元建設了訾營農貿大市場,不僅為居民提供了生活購物便利,而且每年為社區集體創收100 多萬元,并解決了700 多失地農民及下崗職工的就業問題。
多年來,訾營社區先后辦起了輪窯廠、鋁合金門窗廠、冷凍加工廠、農貿市場等6 家集體企業,社區集體經濟收入連年攀升,一舉摘掉了社區的“窮帽子”,走出了一條具有訾營特色的創業與發展之路……
學生口中的“好校長”
“郝云波書記也是一名‘ 好校長’,盡管他要做好社區工作,但還是經常來學校。受他影響,我現在已成為成效中學的一名物理老師。”畢業于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的孫成成告訴記者,他是2016 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第39名,2017 年暑期赴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進行交流學習。
孫成成是2013年從成效中學初中部畢業的,那時,成效中學還沒有高中部,“印象中,當時成效中學在阜陽非常有名氣,我們同學都以能考上成效中學為榮。在這里三年學習中,也或多或少對郝云波校長有些了解,白手起家創辦成效中學,老師經常給我們講學校創辦歷經千辛萬苦。”
郝云波(中)和教職工交流。
說起成效中學創辦,郝云波告訴記者,2002年,由于轄區內城郊中學申辦省級示范高中不再辦初中,給訾營社區居民子女初中階段上學帶來了很大困難,老百姓的孩子需要到10多里之外的十六中就讀。
郝云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辦學的念頭無數次在心里騰起,但辦學何嘗是一件容易的事?后來發生的一件事讓他終生難忘:一個陰雨連綿的晚上,他從辦事處開完會騎著自行車返回家的路上,突然發現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由于天黑路滑,竟連人帶車翻進了阜蚌路南側的深溝里。他救人時發現老人是訾營社區的駱華剛,去十六中接孫女放學回家,不幸腿被摔傷。
在送往醫院治療的途中,駱華剛雙手拉著郝云波的手說:“咱們社區啥時候辦一所學校,我也不這樣天天受罪了!”望著駱華剛老人滿眼的淚水和乞求的眼神,郝云波堅定決心:再難也要在家門口辦一所咱們自己的學校,讓咱們訾營的孩子就近上學,為了社區以后發展,送錢送物不如送教育。
建設校舍沒有資金,他們用農貿市場和他們兩委班子及其親屬的房產抵押貸款,一開始大家有顧慮,郝云波就帶頭將自家的房產證放到銀行,以此打消大家的顧慮。開課沒有老師,他們就到阜師院、安師大等省內外大學四處招聘。
經過多方努力,成效中學于2004 年9 月1 號正式開學。當年招生6 個班236 名學生。郝云波告訴記者,在辦學具體的工作中,他們認真落實“處處有人關心、時時有人關注、個個有人關愛”的無漏洞管理模式,制定了“成長、成人、成才、成功”的辦學理念,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與社會各界的全力支持,成效中學一年一個新臺階、一年一個新變化,目前在校學生已達7000多人。
大家眼中社區干部的“好表率”、群眾心中的“好書記”、學生口中的“好校長”,而郝云波在其女兒心中卻不是一位好爸爸。郝云波妻子郭影告訴記者,每天早上郝云波五點多出門,女兒還在睡夢中,而郝云波晚上十一二點回家時,女兒又睡著了,“幾天不見,女兒就會說,爸爸總不陪她玩,不是一個好爸爸。”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王振宇 攝影報道
后記:采訪結束,郝云波表示,他在社區工作三十多年,隨著社區經濟實力的增強,成效中學影響的提升,各級黨組織給了他很多榮譽。站在新的起點上,他將永遠牢記使命,團結帶領訾營社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堅定不移地實施企業興社區、產業富居民,扎實推進社區集體經濟穩步增長,全力為群眾服務、為發展服務,讓訾營的群眾過得更幸福、更健康、更文明、更富足!同時,進一步全力打造成效教育品牌,為阜陽的未來與發展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以自己的實際工作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