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9月21日17時,長江安慶站水位降至5.49米,降至歷史同期最低。據了解,自8月7日以來,長江安慶站水位屢創同期新低。
記者從安慶市水利局了解到,目前安慶的楊灣、華陽、皖河等四座通江涵閘已基本完成圍堰修筑,實現抗旱蓄水保水和工程安全運行雙重目標。
探訪:江灘成為市民放風箏及網紅打卡地
9月21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來到長江安慶段焚煙亭附近時,發現由于江水水位低,露出大片銀色沙灘,出現了冬季枯水期才有的灘涂。
安慶人民對長江有著特別的感情,到“母親河”邊看水漲水落,是茶余飯后最休閑的時光。
裸露的巖石,銀色沙灘,過往船只。記者在探訪時發現,不少市民將這些罕見的景觀拍照留存。
由于有大面積的銀色沙灘,不少市民放起了風箏,還有不少網紅打卡,拍下沙灘上跳舞的視頻發到網上。
一位帶著老伴來長江邊散步的宋大爺告訴記者,水位這么低,好多年沒見過了。
江灘成網紅打卡地。
江灘成放風箏好出處。
江灘不少地方長出了青草。
回應:沿江大部分涵閘江水位低于最低可測水位
9月21日下午,安慶市水利局水旱災害防御科的李偉在接受大皖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長江安慶站水位截至目前居歷史同期最低第一位。沿江大部分涵閘江水位低于最低可測水位。
據介紹,8月1日以來,受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影響,安慶市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蒸發較常年同期偏多,河道水位偏低、湖庫蓄水較常年同期偏少,土壤失墑較快,旱情形勢發展較快。
統計數據表明, 8月1日以來安慶市平均降雨量25.6㎜,較常年同期偏少9成。目前安慶市總體輕到中度干旱,沿江平原及丘陵低山區大部分中度干旱,局地嚴重干旱。
由于持續干旱,記者在探訪時發現,湖心路等一些路段的行道樹都掛上了水袋,以補充水分需要。
自8月7日以來,長江安慶站水位屢創同期新低。
湖心路等一些路段的行道樹都掛上了水袋,以補充水分需要
巡航:海事夜間強盯防
為切實做好枯水期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工作,安慶海事局多措并舉,扎實開展“三防一禁”安全活動。
金佳 攝影
9月17日晚上,安慶海事局港區處領導帶領執法人員先后對轄區內橋區水域、五里廟油輪錨地水域、大渡口錨地水域、西門渡運斑馬線水域、中心港區安慶石化碼頭水域及皖河口水域開展夜間巡航檢查,重點檢查了兩座錨地的錨泊秩序和值班情況。
為了嚴格做到出港上水船舶吃水核查,執法人員對在安慶石化危險品碼頭裝載汽油完畢的“遠洋XX”進行了出港吃水核查,督促其關注航道維護水深,嚴禁超吃水航行。巡航中,執法人員通過雷達、VHF、AIS、探照燈等航行設備時刻關注上下水船舶航行動態與錨泊船值班情況,仔細查看轄區內通航狀況,特別是航道航標情況,不斷通過甚高頻提醒各船舶夜間要加強值班瞭望,正確顯示有關燈光信號,保持AIS設備有效開啟,上水船不要過分貪緩,留足富余水深,及時收聽海事部門發布的航行警告,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情況。
應急:打井解“農渴”
“太好了,出水啦,出水啦……”9月18日下午,在安慶市宜秀區大龍山鎮百華社區菊花基地旁的一處抗旱深水井施工現場,看到耗時3個多小時打好的抗旱井噴涌出了第一汪清泉,種植大戶激動不已。
眼下正是小紅稻稻抽穗灌漿、晚稻分蘗的關鍵期,也是菊花生長的關鍵時期,需要大量水源,可持續的高溫天氣使得稻田里的水稻、菊花基地的菊花受旱缺水,這讓種植大戶很著急。
為了緩解旱情對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百華社區齊心協力、千方百計抗旱保生產,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深入村莊農家,走進田間地頭,了解受旱情況,因地制宜,采取打深水抗旱井,積極聯系打井隊進行勘探,并在水源充足區域打機井,抽水灌溉,緩解農業缺水的問題,全力抗旱保農業生產。
看著“甘泉”涌向稻田,種植大戶斯建元激動地說:“我種了這么多年的田,像今年這樣干旱的年份很少見,好在現在有地下水可以引來灌溉,現在稻田有水了,莊稼有救了,心里就不慌了,收成也有保障了,真是解決了我們農民的頭等難題。”
據了解,目前,百華社區投資10余萬元,在合適區域打了2口水井,其中,一口抗旱深水井24小時連續抽水可以解決周邊30畝稻田的灌溉問題,為更多農田灌溉提供保障,基本解決了轄區農業灌溉用水的需求,全力保障轄區農業不受災害影響。”社區書記方少元說道。
大龍山鎮百華社區菊花基地旁的一處抗旱深水井施工現場(蔡婷 攝)
抗旱:四座通江涵閘修筑圍堰,為抗大旱留足水源儲備
記者從安慶市水利局了解到,目前安慶的楊灣、華陽、皖河等四座通江涵閘已基本完成圍堰修筑,實現抗旱蓄水保水和工程安全運行雙重目標。
而受到長江水位持續走低影響,安慶市菜子湖、華陽湖、武昌湖水位相對長江水位均偏高5米以上,長期超設計工況運行。通江閘站閘門內外水頭差長時間過高運行,對閘門安全構成威脅,對大湖保水蓄水構成威脅。
根據氣象和水文預測,未來長江水位仍將持續消退,閘上下游水頭差還將進一步增加。為更好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不利情況,為抗大旱抗久旱留足水源儲備,確保工程安全萬無一失,市水利局經現場踏勘,并會商研究決定,組織相關單位在楊灣、皖河、華陽等四閘下游位置修筑圍堰蓄水減壓,以減小水位差、保證閘身安全,為抗大旱久旱、保秋收秋種提供水源保障。
為抓好灌區供水服務,調度市花涼亭灌區20年來首次延伸灌區范圍宿松、望江渠道輸水9.18km,增加灌溉面積1.06萬畝。調度花涼亭灌區“控上保下”為懷寧、望江供水1.17億立方米;調度皖水流域梯級電站延長發電時間,累計供水500萬立方為以上,解決下游潛山、懷寧水廠水源燃眉之急。
據了解,目前安慶市累計已投入抗旱資金3.2億元,派出抗旱工作組53支3662人,出動抗旱服務隊160支51918人,延伸管道224.2km,筑堤壩399座,打新井216口,啟用老井353座,疏浚或開挖溝渠158.8km,投入泵站2068座,架設機泵5897臺,設備29060臺套,動用機動運水車輛72臺,抗旱用電3059萬度,抗旱用油918噸等。
倡議:節約每一滴水
9月19日,安慶市水利局安慶市節約用水辦公室向廣大人民群眾發出了節約用水倡議書。
倡議書顯示,7月11日出梅以來,安慶市高溫日數、無有效降雨天數均突破歷史同期極值,當前仍無緩解趨勢。據氣象部門統計,出梅至目前,全市累計平均降雨量101.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7成,江、河、湖、庫、塘水位持續走低,部分河流斷流、水庫塘堰干枯,城鄉供水和農業灌溉面臨巨大壓力,節約用水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為此安慶市水利局安慶市節約用水辦公室倡議:從自身做起,身體力行,節約每一滴水,并對發生在身邊的浪費水現象及時制止,營造人人節水的良好氛圍。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攝影報道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