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前不久,固鎮縣谷陽鎮年逾七旬的朱老太太在該縣人民醫院完成了髖關節置換手術。出院時,她拿著總價7000元的結算單卻很高興。“以前換個關節需要3萬左右,現在就7000元,節省了近2萬元,現在醫保政策太好了!”
大皖新聞記者從固鎮縣醫保局了解到,固鎮縣積極推進國家、省、市藥品和高值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政策落地落實,惠及全縣4萬余名患者。
近年來,固鎮縣醫保局通過指導縣域內公立醫療機構科學制定采購計劃、及時預付醫保資金減輕醫療機構墊付壓力、定期督導政策執行情況、協調解決集采集送問題、落實集采留用資金激勵政策等,積極推進國家、省、市藥品和高值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政策落地落實。在藥品方面,推進了6批覆蓋臨床常用的260余種藥品集中采購落地,平均降價54.5% ,惠及全縣4萬余名患者,減負3000余萬元;在高值耗材方面,重點聚焦群眾最為關注的心內科和骨科兩個領域集采落實,冠脈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人工髖關節平均價格從3.5萬元下降至約7000元,人工膝關節平均價格從3.2萬元下降至約5000元,平均降價達82%,為全縣3000余名患者帶來福音,每年減負5000余萬元。
“我們在接診時經常遇到一些需要更換人工關節的人員,因為原來價格比較高,有些患者就放棄了,集采后價格大幅下降,通過我們向患者及時宣傳這方面政策,更換的就明顯多了,解除了患者疾病之苦,老百姓非常歡迎。”固鎮縣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李天宇介紹。
對于這次的集采政策,固鎮縣醫保局局長田穎表示,目前集中帶量采購已經成為固鎮縣公立醫院藥品采購的重要模式,不僅為患者提供了價廉質高的藥品和醫用耗材,而且提高了醫保基金的購買力,同時也有力推動了公立醫療機構內部精細化管理和高質量發展。
凌義樂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