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記者參與的亳州采風活動,時間不長,但是亳州市委宣傳部及網信部門等高度重視此次活動,對考察行程做了精心安排,我們得以仔細的了解亳州市的兩大支柱產業之一的中醫藥。
亳州兩大產業,一個是中醫藥,一個是酒業。一個藏富于民,一個是幫助地方經濟社會良好發展的支柱。同時,兩大產業都注重文化與經濟的融合貫通,經濟的背后是文化的力量推動,相得益彰。
“北華佗”亳州,擁有聞名國內外的中藥材交易市場,不僅有傳統市場,還有互聯網時代下的電子交易市場,中藥材種植面積突破120萬畝,有十萬藥商、百萬藥農之稱。我們看的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占地1000畝,建筑面積120萬平方米,每天上市中藥材2600余種,日人流量4到5萬人,年交易額超300億元人民幣,是我國規模最大、配套最全的中藥材交易中心、供求信息中心、價格形成中心、物流配送中心。
順應互聯網時代發展需求,2019年正式營業的亳州中藥材商品交易中心,則運用“中藥材+互聯網+倉儲物流+質檢溯源+金融服務+信息服務”商業模式,有電子商務平臺和電子交易平臺,有神農谷中藥材交易園區和國際香料專業市場。兩大市場,真正做到了“買世界賣世界”。兩個大市場走下來,只有兩個字,震撼!
這里也是非常好的中醫學研學旅游基地。
中藥材涵蓋范圍博大精深,產業發展也包括了人的飲食。
亳州市非常重視中醫藥的文化品牌宣傳,無論是在華佗廣場、華祖庵、國醫堂,還是在亳州市城市展覽館,世界藥都為主體的宣傳都占了極大部分,包括對中華傳統醫學的發展起源與歷程,歷代中華名醫的介紹,中醫與藥材的知識普及、中醫藥產業發展等,宣傳形式活潑生動,展示角度多元,一路看下來,能深深地感受到亳州的中醫藥文化就像徽州文化一樣,都是所在地的核心人文。
同時,亳州市不僅是買賣中藥材的世界級交易基地,也在深入推動中醫學的發展,如當地的安徽協和成藥業就和安徽中醫藥大學共同組建了“安徽中醫藥大學國醫堂亳州門診部”,打造“前醫后廠”模式,開設了中醫內科、婦科、兒科、男科、針灸推拿室,有中藥房、煎藥室、名老中醫工作室等,服務當地患者。
藥膳,是亳州的特色之一。
“南新安.北華佗”,安徽徽州的新安醫學,名傳千年,活人不計其數,涌現了汪機等無數名醫,其中,僅祁門縣就有太醫、御醫20多位,歷代名醫留下了無數優秀燦爛的醫學著作,對中華傳統中醫學的發展起到了極其突出的作用,是人類醫學文明史的重要貢獻。至今,黃山市(古徽州重要部分)還有新安醫學研究中心,還有“張一貼”等優秀中醫老字號傳承,還有很多黃山人致力于中醫學,造福人類健康。
但是,相對亳州來說,新安醫學的產業發展還比較薄弱,特別是在藥材種植銷售加工、制劑產品轉化、中醫品牌建設上有較大提升空間。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攝影報道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