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在共享單車興起之前,宣城市區引進公共自行車項目,與中標公司簽訂五年合作協議,費用共計一千多萬元。2017年7月正式啟動,起初頗受歡迎,然而在運營一年多后,共享單車大量涌現,公共自行車逐漸被冷落,中標企業近年也遇到經營困難。
8月8日,宣城市交通局發布通告,將拆除城市公共自行車設施。5年合作到期,早已被冷落的公共自行車將在宣城市區街頭消失。
曾有一萬多人注冊使用
8月8日,宣城市交通局向市民發布《關于拆除城市公共自行車設施有關情況的通告》。通告稱,宣城市城市公共自行車通行系統項目服務期為5年,現已到期,由于當前城市公共自行車使用率、使用人數及服務質量持續下降,且對周邊道路通行造成不良影響,經研究決定從即日起對市區公共自行車設施予以拆除,請有需要退還押金的市民近期辦理退還押金事宜。
上述通告的發布,預示著在宣城市區已經運營5年的公共自行車將從街頭消失。8月10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從宣城市交通局了解到,目前沒有與其他公共自行車公司合作的計劃。
2016年底,《宣城市城市公共自行車通行系統項目中標結果公告》發布,江蘇晶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中標,公告顯示,“項目建設費用:7059900元;項目年運營費用:1140000元/年”。
彼時,共享單車還未出現在宣城街頭,公共自行車受到了很多宣城市民的歡迎。2017年3月,宣城市區公共自行車開始試運營,當年7月項目正式啟動。新安晚報2017年11月的一篇報道中介紹,當時宣城市區共有46 個公共自行車站點,共1200 輛車,有1萬余人注冊使用。
市場被共享單車沖擊
然而,就在公共自行車在宣城市區運營一年多后,共享單車開始在宣城街頭大量出現。與共享單車相比,雖然可以變速的公共自行車在上下坡較多的宣城市區騎起來更舒適,但由于需要到固定站點取停車輛,市場很快被隨騎隨停的共享單車取代。
8月9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在宣城市區街頭走訪了多個公共自行車站點。在鱷城花園小區北大門的站點處,記者看到雖然這里有40個停車樁,但只有8輛自行車,且有一輛自行車有明顯損壞。記者隨后又來到了位于仁杰醫院門口的站點,雖然這里的自行車更多,但并不整潔,有些甚至被路邊的青草纏上。
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了幾位宣城市民,大多表示很久都沒有騎過公共自行車。有市民告訴記者,路邊公共自行車站點有些看著很雜亂,“不如拆了路還寬些。”也有宣城市民表示,宣城市區坡道多,自行車沒有電動車方便。
中標企業成了失信公司
不僅項目營運難,中標企業近年來似乎也遇到困難。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在天眼查上查詢發現,中標宣城市區公共自行車項目的江蘇晶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被法院公示為失信公司,且被列為限制高消費企業。
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公布的一份執行裁定書顯示,因江蘇晶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與他人的民間借貸糾紛,宣城晶浩公共自行車運營服務有限公司代為收取的公共自行車營運服務費被法院凍結并劃撥。
宣城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2021年年初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采訪就曾坦誠,他們近年來已經收到多家法院協助執行的文件,每年分批支付的公共自行車項目建設費,曾多次直接打到法院指定的賬戶。
5年花費累計超千萬
使用率低、服務質量下降、企業運營困難,宣城市區的公共自行車項目似乎已經難以繼續。宣城市交通局發布《關于拆除城市公共自行車設施有關情況的通告》中介紹,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案及網民留言均有建議要求拆除市區公共自行車。
上述《通告》中還公布了宣城市公共自行車辦事處的地址,以及江蘇晶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一位會計的電話,方便市民辦理退卡事項。8月9日上午,記者來到了宣城市公共自行車辦事處,是一處路邊的門面房,但卷簾門關著,記者聯系了門頭上留下的電話號碼,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還沒有開始拆除公共自行車設施,計劃這些天開始拆除,會選擇合適的時間,減少對市民的影響。8月10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聯系通告中江蘇晶浩公司會計的電話,她表示,通告發出后有不少市民聯系她退卡,都會妥善辦理。
8月10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從宣城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現在宣城市區每天騎公共自行車的只有幾個人,使用率非常低。根據協議,宣城市區公共自行車項目每年的運營費用是114萬元,五年共計570萬元,再加上項目建設費705.99萬元,該項目的總費用為1275.99萬元。宣城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年的運營費用會根據當年考核的情況來支付,一般會扣除一定比例的運營費,這個比例在20%到30%之間。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