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7月29日,安徽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安徽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全省自建房屋安全管理工作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值得關注的是,《決定》要求嚴控自建房增量,3層及以上城鄉新建房屋,以及經營性自建房屋必須依法依規經過專業設計和專業施工,嚴格執行相關質量安全強制性標準。違法建設、違法違規審批的自建房屋,不得用于經營活動,并由相關部門依法處理。我省將建立房屋定期體檢、房屋養老金和房屋質量安全保險等制度,強化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
嚴控增量,3層及以上新建房屋執行強制性標準
《決定》明確,自建房屋安全管理工作應遵循“誰擁有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堅持遠近結合、標本兼治,消化存量、嚴控增量,提高自建房屋安全管理的及時性、科學性、有效性。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全面加強自建房屋安全監管,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誰審批誰負責”的要求,落實行業監管范圍內自建房屋的安全監管責任,共同推進自建房屋安全管理工作。
《決定》要求,嚴控增量風險,3層及以上城鄉新建房屋,以及經營性自建房屋必須依法依規經過專業設計和專業施工,嚴格執行相關質量安全強制性標準。各地要嚴格自建房屋用于經營場所的事中事后監管,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出租危險房屋或者將危險房屋用于生產經營活動。
我省鼓勵和支持企業、科研機構開展房屋安全管理領域新技術研發和運用,加強房屋安全動態監測。組織動員設計、施工、監理、檢測鑒定等專業機構,行業企業技術人員和鄉村建設工匠廣泛參與自建房屋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加強對鄉村建設工匠的技能培訓和專業指導。
重點排查用于餐飲、教學、醫療等的經營性自建房
為加強自建房屋風險隱患排查,《決定》要求各地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及相關技術要求,圍繞結構安全性、經營安全性、合法合規性等方面,組織開展自建房屋風險隱患排查,完成安全隱患初步判定,全面摸清底數,確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城鎮房屋、農村房屋綜合管理信息平臺。
下一步,我省將突出排查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房屋。重點排查城鄉結合部、城中村、安置區、學校醫院周邊、工業園區等人員密集、涉及公共安全的經營性自建房屋。重點排查用于餐飲飯店、民宿賓館、超市、農資店、浴室、棋牌室、影院、民辦幼兒園及學校、教育培訓機構、醫療、手工作坊、生產加工、倉儲物流、養老服務、疫情隔離場所等的經營性自建房屋。重點排查3層及以上、增加樓層、擅自改變功能布局、非法開挖地下空間,以及存在地質災害隱患、消防安全隱患等問題的自建房屋和農村危房。
違法違規審批的自建房屋不得用于經營活動
下一步,我省將對自建房實施分類整治。堅持先急后緩,先大后小,分類處置,按照“一戶一策”“一棟一策”的要求,逐一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治臺賬,實行銷號管理。對存在結構倒塌風險、危及公共安全的,要依法立即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對一般性隱患要立查立改,落實整改責任和措施。
《決定》要求,要把自建房屋安全整治工作與城市更新、鄉村建設行動結合起來,統籌推進棚戶區、城中村、老舊小區危房改造工作。違法建設、違法違規審批的自建房屋,不得用于經營活動,并由相關部門依法處理。各級人民政府對排查、處置工作中進展緩慢、推諉扯皮、排查不實等的,要嚴肅問責;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推動建立自建房定期體檢、房屋養老金等制度
為建立自建房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決定》明確,要加強房屋安全管理隊伍建設,充實基層監管力量。落實用地、規劃、建設、經營等審批部門的安全監管責任,加強審批后監管,督促產權人、使用人、管理人落實房屋安全責任。
我省將積極推動建立房屋定期體檢、房屋養老金和房屋質量安全保險等制度,強化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更好解決既有房屋檢查、維修資金來源問題,以市場化手段進一步完善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機制。建立健全房屋安全管理政策規章制度,依法構建常態化自建房屋安全管理制度體系。加強房屋安全檢測鑒定市場規范化管理。強化房屋安全檢測鑒定機構和從業人員監管,對出具虛假報告的要依法追責。
殷佳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