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時金程是亳州蒙城縣人,在老家度過童年和少年。直到考上大學來到長沙后,才開始見證外面的世界。
2010年前后的某一天,父親對時金程提到了自己援疆的事:“我想去援疆”。回憶里,父親興致勃勃,然而最終遺憾的是,時金程的父親因為身體原因沒有通過組織的選拔。“每個人的父親都是一本書”,作為一個從小佩服父親的兒子,也是從那時候起,時金程就對幾千公里之外的新疆有了濃厚的興趣,并開始關注新疆。那時候,他并不知道,九年后他會成為一名援疆干部,接力父親的夢想。
通過選拔,他圓了父親的援疆夢
2013年大學畢業后,時金程考上專業對口的六安市金寨縣交通運輸局。2014年,時金程主動報名下村扶貧,作為安徽省第六批選派干部,下派到金寨縣古碑鎮迎河村掛職村第一書記、扶貧隊長。
令時金程沒有想到的是,2019年,安徽省援疆干部開始選拔,金寨縣有一個指標,援疆機會來了。當得知這一消息,正當而立之年的時金程想起這些年潛藏在心里的夢想,主動找到組織表達出自己的堅定意愿。
當時每個單位只能推薦一個人,時金程首先通過海選成為單位唯一推薦的干部。最終金寨縣選派兩人上報至六安市組織部。通過體檢,最終六安市共選派五名援疆干部,時金程成為其中之一。報名長達兩個多月時間,2019年12月時金程正式成為援疆干部。2020年3月,時金程最終夢想成真,來到了新疆。
來到新疆,他努力適應當地生活
來到新疆后,時金程被組織分到皮山縣巴什蘭干鄉。
回憶起那段剛到新疆赴任的生活,種種不適應仍好像在眼前。新疆皮山縣巴什蘭干鄉地處新疆最貧困的南疆地區,這里氣候干燥、沙塵天氣居多。到任前2個月,時金程鼻子里每天都有血絲,經常因為氣候干燥流鼻血。同時這里的水堿性較大,這讓他有些水土不服。
時至今日,時金程還常常調整心態,尤其是跟家人的長時間分開。由于新疆與安徽有兩個小時左右的時差,作息時間要相應推后2小時。時金程起床上班時已經十點了,中午兩點多下班,這個時間點孩子已經午睡了。而等他晚上八點多下班,再吃完飯就九點多了,孩子又睡覺了。所以,剛開始時金程和孩子視頻聊天也很少,一個月時間里只有幾次。好在家人都很支持他,讓他放心。妻子對他說:“你去安心援疆吧,你就是我們家里的明星。”
援疆意味著遠離自己熟悉的生活圈和朋友,好在時金程很快在新疆又建立了新的“朋友圈”。買買提江,就是他在新疆認識的最親密的朋友之一。買買提江是援疆指揮部駐地的一名駕駛員,由于經常公務用車,時金程和買買提江熟悉起來,兩個人建立了一段珍貴的友情。每逢古爾邦節、肉孜節等特別節日,時金程都受邀在買買提江家中共同慶祝。
牽線搭橋,他促進家鄉企業落戶產業園
皮山縣巴什蘭干鄉維語翻譯過來是“驛站”,自古以來就不發達。當地地廣人稀,涵蓋高山、草原、沙漠等地貌。當地群眾以養殖驢、鵝、羊為主,主要種植杏子和杏鮑菇。但受制于有限的人口,形成不了規模。
皮山數字經濟產業園里,有不少安徽元素。
時金程到任后,走訪貧困戶,梳理群眾所需所求,發現當地尤其緊缺經驗,于是他利用在金寨擔任扶貧隊長和第一書記的三年半扶貧經驗,在一個月后形成調研成果報告給巴什蘭干鄉政府。同時他組織捐助,從金寨籌集三十五萬,其中二十多萬給了巴什蘭干鄉,用于解決園區辦公經費和資助十余位考上大學的青年。
而最讓時金程驕傲的,就是自己負責的安徽援疆的產業園——數字經濟產業園的招商工作。從招引線索、協議商談、落地服務到正式投產,四個階段他全程跟蹤。兩年半來,時金程精力投入最大的是其中的落地服務。通過時金程牽線搭橋安徽的企業,同時優惠政策有強大的吸引力,首批企業很快招了進來。
但是,如何進一步解決企業留住難、生存難、成長難的問題呢?時金程與同事搜集相關企業線索,草擬協議,與企業商談,從用水用電,設施裝修配備、營業執照、到招工宣傳、提供宿舍的落地服務全部跟進操辦。目前數字經濟產業園以人工智能數據標注產業為基礎,聯動發展呼叫產業和直播電商,已形成具備15.7萬平米職場及附屬配套的中國皮山數字經濟產業園,已有13家企業入駐,海天、云測、數據堂等三十余家企業賦能,實現了千余人就業。
這個數字經濟產業園解決了不少就業,圖為當地青年在產業園里直播。
從2019年12月正式成為援疆干部,至今已經2年半了,援疆期限三年,今年底時金程就要離開新疆皮山縣返回家鄉安徽,他說現在他就是要站好最后一班崗。“若干年后,想起這段經歷,這應該是我人生的財富。”
朱順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受訪者供圖)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