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暑熱正當時,老年人夏季飲食應該注意什么?日常生活里有什么禁忌?……”日前,淮北市相山區南黎街道淮北相城老年大學城里社區教學點里熱鬧非凡,授課老師不僅講解理論知識,還借助人體模型現場剖析,講病狀、病因和防治手段,學員們聽得津津有味。這是南黎街道老年大學其中的一個教學場景。
時代在變化,老年人的需求也在變。越來越多老年人不再單純滿足于“老有所養”,更希望通過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向往著“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而南黎街道轄區老年大學的設置,便是通過開設興趣班,教授技藝知識,豐富老年生活,讓老年人有學有樂亦有為。
“以前忙于工作,沒有時間去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現在退休以后,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充實有趣。”按照暖民心行動實施方案,南黎街道結合轄區老年人的興趣愛好、分布密度、生活特點,在居民小區周邊就近設立老年大學教學點,不斷充實完善教學服務項目和課程資源,為廣大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學習課程,實現“學、樂、為”的有機結合。在錦華苑社區教學點,就開設了“書法”“國畫”“合唱”“二胡”“養生”“竹笛”“舞蹈”等13個班級,招收學員近300多名。城里社區教學點推出的智能手機應用課程,也深受學員熱捧。“上了兩期手機智能課,我現在已經能熟練掌握手機支付知識,以后自己就可以直接網上購物了,很方便!”62歲的丁大叔表示。
“老年教育師資隊伍規模與老齡人口規模不相匹配,普遍存在師資力量較弱等情況。”為了增強師資力量,南黎街道錦華苑社區鼓勵轄區有特長、有本領的老年人到老年大學任教,現已招募20名優秀離退休人員加入到教師隊伍。今年63歲的舞蹈老師侯麗云,曾獲過多項榮譽,具有國家A級教師資格,有著多年教學經驗,在得知社區老年大學開設舞蹈班后,主動申請,免費教老年朋友舞蹈課程,“我本身就熱愛舞蹈,社區提供了這么好的平臺,不僅讓我擁有一個更好的練舞場地,還可以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非常樂意參與其中”侯老師說道。
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同時也可以實現老有所為。南黎街道錦華苑社區還以老年大學為載體,成立“夕陽紅”志愿服務隊,將老年教育融入社區的日常工作中,通過嵌入式、融入式的老年教育,推動社區各項工作落實。在前段時間全員核酸檢測過程中,就不乏老年大學學員的身影,他們在群里“吆喝”,樓上樓下敲門宣傳,引導居民積極參與,為順利完成核酸檢測發揮著積極作用。
“教學點的成立不僅方便了老年人就近入學,也帶動社區文化服務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設上了一個臺階。”目前,南黎街道已在城里、梅苑等社區掛牌成立5所老年大學教學點,下一步街道將全面推進老年大學的成立使用,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曹菊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