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小小一顆牙,事關全身健康。安徽省正在實施的《健康口腔行動方案》提出,將實施年度安徽省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項目,建立健全牙病預防體系,加強口腔健康教育,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的口腔健康習慣。安醫大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院長)何家才表示,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密切相關,口腔中的感染和炎癥因子可導致或加劇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危害全身健康,影響生命質量。
口腔疾病與其他疾病是否有關系? 何家才表示,齲病和牙周病會破壞牙齒硬組織和牙齒周圍支持組織,不僅影響咀嚼、言語、美觀等功能,還會造成社會交往困難和心理障礙;孕婦的重癥牙周炎是早產和嬰兒低出生體重的危險因素;口腔內的殘冠、殘根,可能導致口腔癌的發生;病灶牙可能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腎炎、風濕性心臟病等。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全身疾病可能在口腔出現相應的表征,如糖尿病患者常伴發牙周炎、拔牙傷口難以愈合,艾滋病患者早期會出現口腔病損,發生口腔念珠菌病等疾病。
“維護口腔健康是防控全身性疾病的重要手段,防治全身性疾病有利于促進口腔健康。預防口腔疾病需要個人口腔維護和專業維護相結合。”何家才說,個人口腔維護包括有效刷牙、平衡膳食、合理使用氟化物、定期口腔檢查等;專業口腔維護包括局部應用氟化物、窩溝封閉以及潔治(洗牙)等。有效刷牙能清除牙菌斑,這也是最主要的個人口腔維護方法,刷牙要面面俱到,重點清除牙齦邊緣和牙縫處的菌斑,每天要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時間至少2分鐘。早期的牙齦炎通過潔治和有效刷牙可治愈。建議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兒童每三個月到半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一旦出現口腔疾病,要及時治療。
牙齒缺失的現象在老年人群體中較為多見。那么,常見的牙齒缺失對身體有什么危害?何家才表示,如果牙齒缺失后不能及時進行修復,有可能對自身造成危害,出現牙齒缺失的情況后,可能會對個人的面部美觀造成一些不良影響,還有可能出現口齒不清的現象,因此會影響人們的正常語言發音功能。此外,牙齒缺失可導致鄰牙出現傾斜移位和對頜牙出現伸長的現象,甚至出現咬合創傷、牙周炎等。當個別牙齒缺失后,咀嚼效率隨之降低或喪失,影響人體對營養成分的吸收,同時加重胃腸負擔,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及其他疾病。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