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新聞訊 臨泉水晶羊蹄因口感香糯,被人們所喜愛,今年41 歲的王洪其已經(jīng)與羊蹄打交道幾十年。每天凌晨四點多,王洪其都會準時起床,前往家附近的市場,精心挑選當天的羊蹄、羊肉等食材。“除了六月到八月這段時間,其他月份每天要賣五、六百斤羊蹄,疫情影響下生意要差一些。”王洪其說,水晶羊蹄制作技藝可不一般。
王洪其帶著羊蹄四處參展。
家庭作坊走向縣城
臨泉縣位于皖豫邊界,這里地處黃淮平原,土壤肥沃,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chǎn)基地,小麥、玉米等提供了豐富的農(nóng)作物秸稈資源,推動了山羊養(yǎng)殖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我們家做的水晶羊蹄優(yōu)選食材就是本地的白山羊。”王洪其從小就與羊肉烹飪打交道,他對新安晚報、安徽網(wǎng)、大皖新聞記者說,烹飪羊肉、羊蹄是祖輩傳下來的手藝,記得小時候羊肉都送到食品加工廠了,剩下的羊下水、羊蹄子等才在家庭作坊制作。搭個簡單的攤子,架個鍋,做熟后在鄉(xiāng)鎮(zhèn)四處售賣。
1998 年,王洪其的爺爺去世后,家里暫時停止了這個小生意,一直到2005 年前后,王洪其開始重新把這門手藝撿起來,并且?guī)У搅伺R泉縣城。“當時就在縣城租了兩間房,和母親、兩個妹妹一起,繼續(xù)制作羊蹄、羊肉。”在王洪其不斷的堅持下,生意慢慢好了起來。
創(chuàng)新不忘堅守傳統(tǒng)
來到縣城后,王洪其開始采用大型高壓鍋煮羊蹄的方式。“以往沒有高壓鍋,煮是一起煮,但羊蹄子大小不一,撈起來的時間不一樣。用了高壓鍋,一鍋熟,省時省力。”不僅如此,王洪其改良了調(diào)料配方,一鍋一鍋試,一鍋一鍋記錄顧客的反饋,“早期都是羊肉羊蹄一鍋煮,味道不突出,后來分開煮,羊蹄的美味才慢慢出來。”大概嘗試了一年多,水晶羊蹄的味道基本定型。
雖然采用了現(xiàn)代烹飪方法、改良了調(diào)料配方,但對于羊蹄上毛發(fā)的處理,王洪其依然堅持傳統(tǒng)。“市場上很多人用工業(yè)燒堿,拿50 斤的羊蹄為例,加入一定比例燒堿一起煮,將毛發(fā)融化只要幾分鐘,我們還是人工用開水和剪刀處理,一個蹄子就要幾分鐘,50 斤的蹄子需要一兩個小時。”王洪其說,人工操作的羊蹄可以涼拌著吃,這樣口感會更好。
王洪其對新安晚報、安徽網(wǎng)、大皖新聞記者說,水晶羊蹄制作技藝工序較多,配方獨特,加工考究,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主要有選料、浸泡、整形、配鹵、鹵制、裝盤、存鹵等工序,所采用的工具主要有小刀、斧刀、菜刀、鐵鍋等。
大概2010 年左右,王洪其的水晶羊蹄賣火了。為了更好宣傳這一特色美食,王洪其開始到六安、安慶、合肥、上海等地參加各類美食大賽,獲得了專家評委的一致認可,成為臨泉名小吃。2015 年,水晶羊蹄制作技藝開始申報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再之后申報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我們到各地美食活動參展,廣泛收集人們對水晶羊蹄的反饋意見。”王洪其說,水晶羊蹄憑借不膻不膩不腥,有勁道有彈性,色澤鮮亮,營養(yǎng)價值高,方便食用等特點,受到眾多好評。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新聞記者 魏鑫鑫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