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花博會復興館方艙醫院安醫大一附院方艙院區隊員 曹金金
我對上海這座城市有特殊的情感。從2016年去菲律賓留學,到2018年回國,上海一直是我求知的起飛點和回家的落地點,歡送著我,也在迎接著我,如同家人般的守護。
3月以來,聞及上海爆發新冠疫情,形勢日趨嚴峻,我感到非常揪心。接到援滬號召,“我要報名”這個聲音久久在腦海中回蕩。陌生的隊友、未知的疫區情況和要面對的“戰場”,說心里話都讓我很忐忑。我想能支撐我前行的動力是深植于中華民族血脈中的同胞情誼,是一名歸國留學生用自己的愛國心與責任感響應國家號召、同心抗疫的決心。
“上海加油!中國加油!”4月2日,白衣執甲,支援上海。4月4日凌晨,是上海崇明花博會復興館方艙醫院安醫大一附院方艙院區正式開艙的第一天,也是我正式踏入方艙工作的第一天。換上防護服,戴上面屏,透過更衣室窗戶上玻璃的反光,我看到變成“大白”的自己,使命感油然而生。
我和隊友們憑借著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迅速投入到工作狀態,為一批批入艙的患者進行床位安置、情緒安撫、信息錄入、病歷書寫、物資清點、特殊情況處理.......一切井然有序。
“嗨,老鄉!俺老家也是安徽的!”說著一口地道家鄉話的大哥跟我熱情打著招呼,滿臉的親切與激動。這是我入艙工作負責的第一位患者,其老家在安徽阜陽,現在上海開一家具有家鄉特色的小吃店——太和板面館。他說:“現在是上海疫情最為關鍵的時刻,遇到不畏艱難、千里之外前來奔赴支援的你們,不僅為我們帶來安心,還帶來溫暖和守護,一定要為你們的精神點贊。同時,也為家鄉感到驕傲,相信疫情終會得到控制,等疫情結束我一定要請你們吃咱正宗的太和板面?!薄昂玫模f定了!”做出了肯定回復的我已淚目。是啊,我們中國人任何時候都是同舟共濟、患難與共。
想起初到異國他鄉求學時的感受,初來乍到的陌生環境,遇到棘手問題時的無助感,讓我常常懊悔,對未來充滿迷茫。是同在他鄉的師兄師姐帶我快速適應環境,是遠在家鄉的親人朋友不斷支持鼓勵我前行,是祖國的強大讓我倍感安心。很幸運,在這樣一個“被守護”的過程中,我努力學習順利完成學業,也逐漸成長為可以守護他人的微小力量!這一次,換我來守護你們!
春已至,花已開,相信在這充滿希望的春日里,一切美好終將到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整理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