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疫病無情,巾幗有愛。面對突發的疫情,六安市金安區教育局機關支部“六朵金花”立即響應號召,主動請纓下沉社區,從4月6日起便成為金安區疫情防控網格中一道道靚麗風景。她們切實做到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去。她們是宋長鳳、張莉莉、李瑜、金德彬、孫祥群和朱媛媛。
金安區教育局計財股副股長宋長鳳被全局一致親切地稱為“宋大姐”。號令一出,宋大姐火速加入了“疫”線隊伍,并擔任組長。在充分了解情況后,她隨即對各項工作進行分工調配。組員各司其職,發現問題第一時間上報組長。在宋大姐的帶領下,各個環節有條不紊。宋大姐對包保的小區情況做到底子清、心中明。她這組的組員哪個有緊急的任務,只要宋大姐“空著”就第一個頂上前。她說:“帶頭人,要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去,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金安區教育局師訓辦主任張莉莉豁達直率,樂善好施。深入社區的張莉莉重點關注老人、兒童、孕產婦等特殊群體,隨時化身“心理醫生”,為居民及時提供必要的幫助。她在引導市民有序排隊做核酸時,還不忘講解核酸檢測注意事項,遇到腿腳不方便的老人還為他們安排座椅。有的居民焦躁不安,恐懼、擔心,她想著法子為他們答疑解惑。為了方便工作,她還直接住到了辦公室。
李瑜是金安區教育局行政審批辦副主任。疫情當前,李瑜凌晨四點起床,備幾件換洗衣服就早早到達小區值守。由于值守的小區封控突然、須24小時堅守,任務多人手緊張,她主動延遲下班,積極協調物資供應、耐心安撫居民情緒、認真匯報值守情況等。第二天晚上她又來到小區,克服寒冷、困倦,又是一夜的工作。深夜,她主動為小區居民準備第二天核酸檢測需要的用品,消毒、檢驗、貼標、分裝等。李瑜的爸爸是一位退休老黨員。他短信叮囑女兒:“聽黨話,服從安排,堅守崗位,盡職盡責。晚上注意保暖,千萬不要受涼感冒!”李瑜俏皮地回復:“帶了衣服,決不添亂。”
金德彬是金安區教育局教研員,3歲孩子的媽媽。她親切地引導居民排隊參加一天一次的核酸檢測,細心登記居民所需物品并把物品送到每家每戶手中。她每天不僅要下沉社區,還要兼顧指導全區線上教育教學工作,而這段時間孩子還在生病,她晚上邊抱孩子邊編寫教學日志,累了就洗個冷水臉。工作連軸轉,但她總是笑瞇瞇的,小區里的大媽都說這姑娘真不錯。金德彬不僅感動了小區人,小區人更感動了金德彬。值守小區一位將近80歲的奶奶自主加入志愿服務隊,幫忙維持秩序、宣傳防疫、安撫人心。金德彬說:“與這位奶奶相比,我還沒資格叫累說忙。”
金安區教育局工委辦孫祥群是局后備干部,“80后”的她是一名有十多年黨齡的黨員。身為組長的她只有兩位組員,因人手少,她就主動帶頭值夜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孫祥群,平時講究睡眠質量的她,早已將這拋之腦后,忙得熱火朝天。手機取消了振動開足了鈴聲,二十四小時全開,隨時接聽上級分派的任務和“戰友”們的呼叫。她說:“疫情當前,責任在肩,服務在線。”
金安區教育局辦公室朱媛媛是一名4歲孩子的媽媽。疫情期間各種緊急信息她都要及時上傳下達,防疫的小竅門、科普的小常識,她都會及時給大家轉發分享。局辦公室雜事兒也是一大堆,各種輕重緩急的事兒朱媛媛記了厚厚一大本。一忙就是一天,但即使來不及吃晚飯,她也要準時趕到包保的小區。組長關切地詢問:孩子怎么放得了手呢。朱媛媛嘿嘿一笑說:“男孩子要盡早培養獨立。”
李敏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竇祖軍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