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4月6日,記者了解到,近期,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餐飲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食用農產品、酒類、糧食加工品等5類食品205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99批次、不合格樣品6批次。
不合格食品涉及鋁殘留量、霉菌超標等
淮南市田家庵區老李家油條店加工自制的油條,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安徽省公眾檢驗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友超市銷售的、標稱山東贏客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七彩堅果(裹衣花生),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安徽國科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市新站區萬上客百貨超市銷售的、標稱湖南省瀏陽市永安鎮湘思坊食品廠生產的牛肉味蠶豆,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安徽國科檢測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滿天星連鎖超市有限公司興海店(合肥)銷售的、標稱山東省平原縣銘赫食品廠生產的嘎嘣豆(魚皮花生),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安徽國科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市楓丹菜市場陳坤偉銷售的黃鱔(活),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合肥海關技術中心。合肥市蜀山區生命華聯超市南崗暢園店銷售的韭菜,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安徽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鋁超標油條”可能是添加劑超標使用
記者注意到,近期安徽省組織抽檢的食品中,多批次自制油條抽檢不合格,均為鋁的殘留量超標。安徽省市場監管局表示,含鋁的食品添加劑,如硫酸鋁鉀(又名鉀明礬)、硫酸鋁銨(又名銨明礬)等在食品中起到膨松劑、穩定劑作用,如超范圍或超量使用會產生鋁殘留。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為增加產品口感,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超限量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也可能是其使用的復配食品添加劑中鋁含量過高。
據悉,鋁屬于低毒金屬,過量攝入鋁離子會導致骨質疏松、貧血,甚至導致兒童智力發育遲緩,老人老年癡呆等嚴重后果。
對此次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省市場監管局已責成合肥、淮南等屬地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核查處置,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以上屬地市場監管部門應及時將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調查中發現涉及其他部門職責的,應當將有關信息通報相關職能部門。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