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近年來,黃山市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大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全市主要生態指標全國一流、全省首位,入選2021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
日前,黃山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程烈光在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和安徽環境網專訪時表示,黃山市生態環境系統將持續聚焦建設山水人文之城目標,切實把黃山的好山好水保護好,為建設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閑旅游度假目的地城市貢獻力量。
資料圖
程烈光說,2021年,黃山市圍繞“減污降碳,綠色發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率先編制全國首個跨省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率先建成全域農村污水治理PPP項目,率先制定《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辦法》,啟動建設全域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監控精細化管理、柴油貨車OBD系統項目。2021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9.7%,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3位,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全市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達100%,出境斷面水質均穩定達到Ⅱ類地表水標準,城市水質指數為2.88,位列全省第一。
黃山市以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全域創建為抓手,形成生態環保工作的強大合力。目前,全市已全面啟動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工作,黟縣已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命名,休寧縣已獲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命名,其他5個區縣正在持續推進。黟縣、歙縣先后啟動了“兩山”基地創建工作,向探索“兩山”轉化路徑邁出實質性步伐。
資料圖
深化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推進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建設。推進低碳城市試點,爭創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推深做實新安江流域水排污權交易試點,健全完善排污權管理系統,大力推動政府儲備排污權量測算,完成排污權收入轉稅務征收工作,完成排污權交易6筆。攜手杭州、麗水、南平等發布生態價值聯盟宣言,出臺全省首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地方標準。推動全省首個零碳會議在黃山落地,先后成功舉辦2021新安江綠色發展論壇暨生態產品博覽會和第三屆黃山發展大會,為全省“零碳”會議作出積極探索。持續開展新安江流域街口斷面聯合監測,連續10年達到補償標準。新安江(黃山段)入選全國首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是我省唯一入選的河湖。
黃山市在重點區域開展 VOCs 走航監測,啟動全域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監控精細化管理項目建設,建成大氣揮發性有機物自動監測站。常態化開展柴油車路檢路查、非道路移動機械摸排編碼抽測工作;啟動柴油貨車OBD系統項目建設,安裝設備276套。創新秸稈禁燒巡查方式,委托第三方開展專項督查并及時通報,實現秸稈禁燒“零火點”。
黃山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黃山市全面推行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長制度實施方案》,全面部署推進環境監督長制建設工作。以黟縣為代表的環境監督長制“1231”工作法(即“一張網格、兩級中心、三級管理、一套系統”)“黃山模式”已初步形成,逐步建立覆蓋各行業、各領域、重點及敏感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一網通管”,實現了由“一網通辦”到“一網通管”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已設立縣鄉村三級環境監督長1221人、監督員2479人,共排查問題1919個、整改率98.2%。
2022年,黃山市生態環境系統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抓手,扎實開展山水人文保護提升行動,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協調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確保生態環境指標繼續保持全國前列、全省首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