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開國上將洪學智夫人張文去世 曾捐贈644件革命文物給安徽金寨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3月28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從張文同志子女處獲悉,老紅軍、開國上將洪學智夫人張文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3月27日下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洪學智是安徽省金寨人,生前,洪學智與張文曾多次返鄉,夫婦二人對金寨一直十分牽掛與關心。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開國上將洪學智夫人張文去世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為我軍后勤事業默默奉獻終身的老兵、中國兒童慈善30年感動人物,副軍職離休老紅軍、原總后勤部管理局顧問,洪學智同志夫人張文同志,因多臟器功能衰竭醫治無效,于2022年3月27日16時2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3月28日,張文同志治喪辦公室發布一紙訃告,公布了老紅軍、開國上將洪學智夫人張文逝世一事。

張文三女兒洪煒也發文稱,親愛的母親張文于3月27日離世。“她走得十分平靜和安詳,沒有絲毫痛苦,令家人欣慰!夜深人靜,難以入眠,眼前一幕一幕浮現的都是媽媽親切的容貌和身影。”洪煒還回憶了母親生前的點滴,稱在母親張文生命的最后幾年,她是陪伴和照顧母親最多的女兒,她陪同母親一起回憶她戰爭年代的往事,給她念她回憶錄中的片段,給她講國內外新聞和大事,給她唱革命歌曲……

“既便是在她病危的時候,聽見我的聲音她也會把緊閉的雙眼睜開看著我,親情交流,精神撫慰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課。媽媽雖然走了,但她沒有離開我們,她89年的軍齡、86年的黨齡所經歷的一切夠我學習一輩子,繼承一輩子!親愛的媽媽您安息吧!您永遠活在我的心里!”洪煒發文說道。

3月28日下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聯系上洪煒的愛人金元先生。金元說,岳母張文走得較為突然,沒有留下什么遺言。“岳母年事已高,近五年來,她以頑強的毅力與疾病作斗爭。”

金元表示岳母生前對安徽充滿感情,多次與岳父回金寨探親,她心里也一直掛念著安徽金寨。“她說‘安徽山清水秀,是一個好地方’,還說‘自己是在鄂豫皖紅軍的教育引導下參加紅軍的’。”金元說,在岳父去世后的2008年,岳母張文還親自將岳父的骨灰送至金寨,安放在金寨革命烈士陵園。

金元還透露,岳母張文在生前還為金寨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就是將她精心保管的洪學智將軍的644件革命文物,悉數無償捐贈給了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其中國家一級革命文物31件,二級革命文物51件。“如今金寨縣革命博物館中的洪學智將軍紀念館已經成為金寨的一張名片,可以說是目前國內小型革命紀念館館藏最豐富的一家,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來金寨紅色旅游。”

“洪學智夫婦幫助金寨人民辦了很多實事、好事”

張文同志的突然離世,也讓安徽金寨干部學院副院長、金寨縣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胡遵遠十分悲痛,“我是今天上午11點左右得知這個消息的,非常意外與悲痛,已經與親屬聯系,表達了我們的悲痛心情。”

胡遵遠說,張文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戰斗的一生,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黨史資源和感人的英雄故事。張文生前對金寨人民的生產、生活十分關心,并給予了大力幫助。金寨人民永遠銘記老人的恩澤,她也會永遠活在金寨人民心中。

洪學智是安徽金寨人,生前曾多次回到安徽金寨。“洪將軍生前先后7次回來,幫助金寨人民辦了很多實事、好事啊!”胡遵遠介紹說,洪將軍幫助金寨人民發展板栗生產,開展扶貧濟困、醫療幫扶、引資興建希望工程等等。“這些實事、好事都與張老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此外,胡遵遠向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介紹道,金寨縣革命博物館里專門建有洪學智將軍紀念館,展示了洪學智將軍留下的大量的珍貴文物和資料。“這其中,很多都與張老有密切關系。”

胡遵遠說,那是2007年前后,張文委托大兒子洪虎將洪學智將軍留下的600多件珍貴的革命文物,其中,與張文有直接關系的大約在200件左右,全部捐贈給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她希望老區人民能夠從中更加了解紅色歷史、發揚革命傳統。”

不僅如此,2008年10月2日,洪學智將軍紀念碑落成儀式在金寨舉行,張文還親自回到金寨參加。

張文曾陪年近九旬的洪學智返鄉探親視察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胡遵遠還提及,洪將軍和張老的子女此前也常回金寨。2016年9月,洪學智的兒子洪虎來到金寨時,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也曾當面采訪他,洪虎曾任吉林省委副書記、省長。他當時告訴記者:“父親生前一直牽掛著家鄉人民,對家鄉金寨是充滿感情的,生前一直關心金寨的建設和發展。”

洪虎當時還向記者提及了父親7次回鄉探親、視察的故事。其中,1986年4月,70多歲的洪學智第二次返鄉探親時,夫人張文與兒子洪虎也在其中。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從《黨史縱覽》雜志中看到一篇關于“洪學智將軍的故鄉情”文章,上面也記載了洪學智生前最后一次返鄉的情景。2002年5月,年近九旬的洪學智將軍偕夫人張文及三個兒子又回到故鄉。

張文為革命將女兒“送”給老百姓

3月28日下午,胡遵遠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他在2018年還曾搜集資料寫作發表了一篇關于張文的文章——“六星上將”夫人張文的故事。

文章顯示,1932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來到川北,創建了川陜革命根據地。“參加紅軍、參加革命”的念頭也就在那時在張文的腦海中形成。1933年2月,張文和二哥張熙漢先后背著家人參加了紅軍,兄妹倆都被分配在紅四方面軍第四軍供給部的被服廠工作。

在革命的大家庭里,張文生活得十分充實、愉快。由于工作積極、表現出色,很快她就當上了女兵班長。1936年2月,張文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5年1月,紅四方面軍開始西撤,3月下旬,在連續進行了廣(元)昭(化)、陜南和強渡嘉陵江戰役后,開始長征。

也就在長征路上,張文和洪學智喜結良緣。此后,他們雖然輾轉南北、多次離散,但還是恩愛有加、相濡以沫,共同度過了70多個年頭。

1939年,張文和洪學智的長女在延安蟠龍出世。不久,張文抱著女兒,隨洪學智所在的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第四大隊,前往華北地區開辦抗大分校。轉移途中,必須穿越日軍封鎖線,帶著孩子行軍非常不方便,時任抗大校長的羅瑞卿以及洪學智都多次給張文做工作,勸她把女兒送給老百姓。張文開始不肯,后來還是含淚將女兒交給了洪學智。

他們與老百姓彼此都沒顧得上問一問姓名,更不知道那家老百姓的具體身份。但是,張文努力地記住女兒身上的特征,細細地辨認周圍的地貌地形,并問清了地名:東西房山。直到全國解放后,這個離散了多年的女兒才回到張文的身邊。

離休后,一直關注老區建設的張文,將視線投向了貧困學子。1982年,特別關心下一代成長事業的張文被聘為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理事。1995年1月,她從報紙上看到一則報道,文中提到一位來自革命老區的北京大學學生品學兼優,但生活特別困難。當時,張文心里很難過,繼而萌發了資助特困大學生的想法。

在一次家庭聚會上,張文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響應。大家當場分工,決定由在京的6個子女一人負責一個。

很快,北大給張文送來了來自湖北、四川、山東等革命老區的8名特困生的資料,供她挑選。洪學智看了這8名特困生的情況介紹后說:我看這8名同學都應該資助。于是,張文和洪學智一人資助1名,孩子們一人資助1名,并商定每人每月資助100元,一直供到他們大學畢業。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朱慶玲

編輯 張大為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口市| 濮阳市| 通州区| 米林县| 大港区| 塘沽区| 新闻| 浠水县| 兖州市| 林周县| 福安市| 崇文区| 枞阳县| 武鸣县| 靖远县| 阿鲁科尔沁旗| 孟连| 时尚| 尤溪县| 万盛区| 张掖市| 晋城| 吴堡县| 两当县| 西宁市| 张北县| 色达县| 茌平县| 丽水市| 新余市| 兴城市| 安塞县| 茂名市| 田林县| 宁安市| 奎屯市| 汉川市| 鄂尔多斯市| 邛崃市| 巴东县| 奎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