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摸排重點產業鏈企業情況,開展金融服務專項對接活動,構建“一鏈一行多企”新模式,推動銀行機構實現異地抵押……去年以來,宣城銀保監分局組織金融機構提升金融服務水平,促進金融鏈與產業鏈協同。
“我們企業和金融部門之間的關系就像魚和水一樣。”安徽生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生信公司)董事長徐武清頗為感慨地說。
2021年以來,受疫情及主要原材料鋁錠價格大幅上漲影響,生信公司的運營成本上升,流動資金需求增大。“那時候如果資金跟不上,影響到生產和供貨,對業務肯定會造成影響。”徐武清介紹,為幫助他們解決燃眉之急,中國建設銀行宣城分行在2021年度為生信公司新增了30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并下調貸款利率超過80個基點。2021年,建行宣城分行總計為生信公司提供了1億元流動資金貸款,并為企業降低財務費用約80萬元。
在宣城,金融機構正在通過多種多樣的服務,來增加供給,促進資金鏈和產業鏈融合。
位于寧國市的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鼎股份公司)是國內較大的橡膠密封件和汽車用非輪胎橡膠制品生產企業之一,其下游客戶主要為汽車主機制造商,包括國際知名企業。中鼎股份公司的產品銷售后的部分回籠資金,為財務公司開具的電子銀行承兌匯票(財票)。由于票據的金額、到期日較為分散,數額巨大,票據管理工作異常復雜,也影響了公司的現金流。“這個問題困擾我們一段時間了,也找過幾家銀行,沒有什么解決辦法。”中鼎股份公司財務管理部經理劉成對記者說。
2021年,徽商銀行宣城分行為中鼎股份公司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該行為中鼎股份公司申報了銀票質押業務和額度,做票據池融資業務。企業將收到的財票質押入票據池,徽商銀行根據企業采購需求為其開立電子銀行承兌匯票,入池票據到期由銀行系統自動托收。目前,中鼎股份公司旗下的兩家公司先后在徽商銀行辦理了合計5340萬元的財票質押入池開票業務,有效盤活了公司票據資產,解決公司票據資產流動性和效益性難以兼得的難題。
宣城銀保監分局副局長陳亮介紹,2021年末,宣城全市制造業貸款余額306.48億元,同比增速31.98%,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5.23個百分點,增速躍居全省第1。全市制造業貸款占比14.90%,高于全省3.45個百分點。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