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抱有發財夢和僥幸心理偷渡出境,至境外詐騙窩點后不僅掙不到錢反而人身自由受限、人格受辱,后悔莫及,痛苦不堪……記者從安徽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出境務工請通過正規渠道,擦亮眼睛,千萬不要被花言巧語、高薪回報所欺騙,被蒙蔽而拉入犯罪團伙,淪為犯罪分子的幫兇,從被害者成為害人者。
拿不準可撥打反詐專線電話96110
有些年輕人外出務工,卻被騙至緬甸北部從事詐騙的新聞時常見諸媒體,安徽公安介紹,當前,藏身境外、特別是緬北的犯罪分子以招工等名義,通過招聘網站、網絡平臺發布廣告,以高額薪酬為誘餌,吸引年輕人前往務工,實際是從事詐騙犯罪活動。前往境外后,這些人在參與詐騙犯罪的同時,自身也被限制人身自由,甚至被毆打致傷致殘致死,生命安全得不到任何保障,回國后還要接受法律懲處。如我省合肥市公安局辦理的陳某平被詐騙案,抓獲回流人員62人,均采取強制措施;蚌埠市公安局辦理的王某軍等人涉嫌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實施詐騙案,打掉境外詐騙窩點1個,抓獲回流人員42人,采取強制措施38人;淮南市公安局辦理的蔡某豪等人詐騙、偷越國(邊)境案共抓獲回流人員55人,采取強制措施53人。
據回流人員自述,其大多系抱有發財夢和僥幸心理偷渡出境,至境外詐騙窩點后不僅掙不到錢反而人身自由受限、人格受辱,后悔莫及,痛苦不堪。借此機會正告身處緬北詐騙窩點的安徽籍人員:請立即中止犯罪,盡快回國,主動到公安機關自首,爭取依法寬大處理,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我省公安機關也提醒廣大年輕的朋友:出境務工請通過正規渠道,擦亮眼睛,千萬不要被花言巧語、高薪回報所欺騙,被蒙蔽而拉入犯罪團伙,淪為犯罪分子的幫兇,從被害者成為害人者。遇到拿不準的情況,可撥打全國統一的反詐專線電話96110咨詢。
學生、企業人員等群體被騙數量最多
常見電信網絡詐騙類型以及哪些人容易遭遇電信網絡詐騙?記者了解到,我省是電信網絡詐騙的受害地,本地窩點少但是發案多、受害者多,這是一個突出特點。電信網絡詐騙花樣很多,常見的詐騙類型依次是刷單返利、殺豬盤、貸款詐騙、代辦信用卡、虛假購物服務、冒充電商物流客服、冒充領導熟人、網絡游戲產品虛假交易、冒充公檢法詐騙等等,這些類型占全部詐騙案件的90%。
被騙數量較多的人群分別學生、企業工作人員、生產制造人員、服務行業人員、個體經營人員、居家女性、機關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財務人員。
犯罪分子事先獲取公民個人信息,針對不同群體精心設置騙局,編寫話術劇本,因此每種詐騙類型都有特定的易侵害對象,如刷單詐騙易侵害女性高校學生、女青年企業白領及無業人員,殺豬盤詐騙易侵害女性青年企業工作人員、個體經營和服務行業人員,貸款詐騙易侵害男性青年生產制造業、服務行業、企業工作人員和個體經營人員,虛假購物詐騙易侵害高校、職業院校學生及青年企業工作人員,冒充電商物流客服詐騙易侵害高校、職業院校女性學生及女性青年企業工作人員,冒充熟人領導易侵害學生及企業工作人員、個體經營人員、財務人員等等。
安徽公安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是騙子覬覦的對象,騙術話術“總有一款適合你”,因此我們一定不能置身事外,務必要強化“心防”,時刻樹牢防范意識,不能給騙子留下可乘之機。
止付凍結的效果主要取決于轉出時間
遭遇了電信網絡詐騙,通過什么方法能夠挽回財產損失?安徽公安提醒,如果有群眾不幸遭遇電信網絡詐騙,一定迅速回憶被騙過程,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各級公安機關110報警臺均設有反電詐接警專員,被騙群眾一定要準確提供騙子的銀行賬號、支付賬號、通信工具。相關警情信息會直接傳遞至省市反電詐中心,由反詐民警通過線上線下兩個渠道,迅速調度銀行開展即時查詢、緊急止付、快速凍結等資金查控工作。只要被害人報警及時,公安機關在幾分鐘內就能夠啟動資金查控,止付凍結的效果主要取決于資金轉出時間長短。
如果成功止付凍結了涉案資金,根據公安部和銀保監會有關文件規定,對資金權屬清楚了,公安機關可以協調商業銀行按照規定程序將被騙資金原路返還到被騙群眾的賬戶中。截至目前,省反電詐中心連續5年分批向2萬余名被騙群眾依法返還被騙資金3.6億余元。
這是警情處置階段的挽損方法,此外,在報警后還要根據110指派,到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破案抓人后也能夠查獲贓款贓物,可以通過法定程序返還給被騙群眾。在此,我們呼吁廣大群眾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詐騙的知識,擦亮眼睛,識破騙局,共同抵御詐騙犯罪的侵害和滋擾。
開販兩卡會產生嚴重后果
安徽警方介紹,任何一起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都有虛假詐騙信息傳遞的“入口”以及被騙資金轉移的“出口”,常見的“入口”和“出口”就是電話卡和銀行卡。為了堵住出入口,斬斷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通道,國務院聯席會議辦公室自2020年10月啟動以打擊整治非法開販“兩卡”為主題的“斷卡”行動?!皟煽ā敝械氖謾C卡,既包括我們平時所用的三大運營商的手機卡,也包括虛擬運營商的電話卡、物聯網卡,“兩卡”中的銀行卡既包括個人銀行卡,也包括對公賬戶及結算卡、非銀行支付機構賬戶。
首先,開販兩卡有可能構成犯罪。租借、買賣兩卡,被詐騙分子用于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公安將根據其情節,以詐騙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偽造、編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等罪名依法嚴厲打擊。
其次,開販兩卡將被金融通信聯合懲戒。對有上述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公安機關、金融主管部門和通信主管部門將對其實施聯合懲戒,對被懲戒的單位和個人,基礎運營商5年內只保留1張手機卡且不得辦理通信產品新入網業務,人民銀行對其實施5年內暫停其銀行賬戶非柜面業務、支付賬戶所有業務、不得為其新開立賬戶,并納入金融信用基礎數據庫管理,將違法違規行為記錄至個人征信。此外,開販兩卡有可能泄露個人信息。個人手機卡、銀行卡被販賣后,可能導致持卡人個人信息泄露,存在網絡賬戶、支付賬戶等被他人盜用、冒用的風險。在此提醒社會公眾,一定要珍惜個人信用,遠離“兩卡”違法犯罪活動。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