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在宿松開往北京西的K1072/1次列車上,有這樣一對夫妻檔,倆人都是餐車工作人員。丈夫汪永輝是北京四班餐車主任,妻子余升花在是北京五班餐車服務員。春運期間,夫妻倆還有著同一個目標,那就是把職責履行好,讓乘務員和旅客吃好,將萬千旅客平平安安地送回家。
2022年的春運如期而至,也又到了汪永輝、余升花夫妻倆工作最忙碌的時候。打盒飯、擦桌子、餐具消毒、疫情防控……
今年春運,恰逢冬奧會在北京召開,作為進京列車,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是頭等大事,汪永輝作為餐車主任,在餐車管理上也是高標準、嚴要求。經常組織餐車人員認真學習疫情防控最新規定,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還不厭其煩地叮囑大家做好防疫工作。余升花作為服務員,主動承擔起每兩小時一次的餐車消毒。
汪永輝和余升花在對待工作的態度上都非常認真負責。“汪主任對我們的工作要求非常嚴格。就拿配比消毒水來說,她手把手教我們,要求我們必須嚴格按照比例配比,錯一點在他這根本過不了關。他總是說只有工作做到位了,才能確保乘務人員和旅客的安全。”四班餐車服務員胡慶花說。
“春運開始之后,遇到補臥旅客行李多的時候,看到旅客提著大包小包經過餐車到臥鋪,余升花總是上前去幫忙拿包、推行李。現在疫情期間,她時刻做好旅客的安全提示,讓旅客佩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離。”五班列車長潘新建說到余升花也是一臉的敬佩。
在對待乘務餐上,汪永輝、余升花倆人可謂是職工的“貼心人”。汪永輝處事謹小慎微,但在職工乘務餐用料上卻相當豪橫,尤其在春運期間,醬香大排、油燜大蝦、干燒帶魚、紅燒獅子頭等硬菜成了常見菜肴,還總是餐前餐后征求乘務員意見,以求不斷提升飯菜質量。余升花工作和生活中都快人快語,“菜不夠隨時加”、“口味問題可以提”、“天冷當班多吃點”……就餐時間餐車里總能聽到她暖心的話語。
雖然倆人不在一個班組,聚少離多,但是兩人的感情卻一直很濃。常常是一個要接班另一個還沒回來,由于乘務工作不準帶手機上崗,“留便條”成了他們日常的溝通方式。
“鹵好的牛肉在冰箱里,記得吃”、“過年酒買好了,別忘了給爸媽送過去”、“你胃不好,春運忙也要記得按時吃飯”……雖然都是些家常話,能看出相互之間的惦記。遇到一起休假時,倆人溝通最多的還是工作,余升花餐車折花是強項,汪永輝虛心向其請教,家里餐桌成了兩人折花、擺臺的比拼臺,兩人在業務上有點暗暗較勁,時常因為工作問題爭論的相當激烈。
“作為鐵路人,我們已經很多年除夕夜沒在一起過了,春運期間,加開臨客,我們見一面挺難的。但是我們互相都挺理解關心對方的,總是相互鼓勁。父母親對我們的工作也非常地支持,孩子大了也不用我們操心,讓我們安心工作。”余升花說到家人對自己的支持關心,她一臉幸福模樣。
鐵路夫妻的生活有諸多不易,但是汪永輝、余升花倆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鼓勵,讓倆人有了更加努力工作的動力,他倆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堅守,用實際行動在春運一線比翼雙飛。
陳明芳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