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安徽省人大代表高榮娟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一產“兩強一增”行動計劃,大力實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促進農民增收,“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農民代表,我深受鼓舞。”
高榮娟告訴記者,她今年帶來將校外農業研學與校外勞動實踐納入中小學生課程教學的建議。
安徽省人大代表高榮娟
高榮娟向記者介紹,我省地處中國華東腹地,近海鄰江,區位優勢明顯,農業資源豐富,農產品比重大,是典型的農業大省、是全國糧食主產省。加速農業科技創新,加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是支撐現代農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關鍵舉措,“但是當前,很多在城市出生、長大的中小學生,對于農業種植生產沒有直觀感覺和認知,造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現象。”
高榮娟建議,省教育廳積極將農業校外研學與校外勞動實踐活動納入中小學生課程教學計劃,開展農業校外研學活動,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們的勞動能力,也有助于緩解課堂學習的壓力,促進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校外勞動實踐基地和老師、同學們一起親手參加耕地、播種、除草等工作,學習辨認瓜果蔬菜和喂養畜牧小動物,讓學生們切身體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有助于培養他們節約糧食的意識。
高榮娟建議,定期組織學生們走出課堂,推進勞動教育走進大自然課堂,走向田間地頭和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等場所,廣泛開展實踐體驗活動并形成考核制度。在每學期內,組織開展各具四季特色、不同主題的校外研學旅行活動。與當地專業的現代農業企業合力打造農業研學精品線路,指導各地注重互動性、參與性、趣味性、知識性,從視覺、聽覺、味覺等多角度打動和感染高中小學生。
高榮娟認為,我國現代農業正處于蓬勃發展時期,助力鄉村振興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這一舉措也有助于現代農業人才的儲備,吸引更多熱愛土地的年輕人從事現代農業相關的生產工作,“省教育廳可以采取名錄式、掛牌管理認定一批真正有實力的現代農業企業作為校外研學實踐基地,規范中小學農業研學基地管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余康生 江振煥 徐琪琪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