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為了更有效地維護遭受家暴受害人的權益,著力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暴法》實施近5年來在運用和實踐中存在的多個問題。2022年安徽省兩會,省人大代表孫素明提出,建議我省有必要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加以梳理固化,讓反家暴各項舉措更具體、更有可操作性,應盡快制定出臺《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簡稱《辦法》)。
《辦法》應體現反家暴證據的搜集與保存
孫素明提到,在反家暴案件中,因家庭暴力多發生在家庭范圍內,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再加上社會公眾對家庭暴力的實施方式認知尚不充分,更重要的是,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在遭受家庭暴力的初期,常常選擇隱瞞,在出現嚴重后果時,才選擇對外求助,但此時家庭暴力證據很難再現。“在反家暴案件中,證據的保存、收集是重點難題。當前反家庭暴力的實踐中,舉證難、認定難極為突出,其主要原因就是當事人缺乏主動保存證據的意識、知識。”孫素明建議,在反家暴宣傳中,應當加大證據搜集、保存的內容,建議于《辦法》中明確寫明。
《辦法》應對精神家暴作出清晰界定
“精神上的暴力比身體上的暴力傷害隱蔽,往往因為不好界定而被忽視。”孫素明提到,《辦法》應盡可能詳細、具體地列舉這種行為的表現形式,比如經常性謾罵、恐嚇、威脅、侮辱、誹謗、宣揚隱私、跟蹤、騷擾等。應將精神暴力,列入家暴范疇,促進公眾對精神家暴的重視。
孫素明坦言,處置家暴涉及婦聯、司法、公安、法院、民政、教育、衛健、工會、村級組織等諸多單位和組織,要盡快制定實施細則,將法律原則清晰化、具體化、細節化。“《辦法》應設立首接責任制,強調首接負責,首接單位要起到統攬作用,協調相關單位化解矛盾。”
《辦法》明確家暴受害人臨時庇護場所服務規定
孫素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家庭暴力告誡制度在我國推行多年并發揮著積極作用,是作為化解矛盾,處置家暴的重要手段之一,《辦法》應結合安徽實際,進一步強化該制度的作用。
“反家暴僅靠受害人自救是不夠的,還需要他救,為受害人提供臨時庇護場所是重要救濟途徑之一。”孫素明提出,《辦法》應明確庇護服務規定,對臨時庇護場所設置、條件和工作內容,應作出明確規定。
孫素明所,建議我省加快推動出臺《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這將為我省反家暴工作進一步提供法治保障,在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方面,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余康生 江振煥 徐琪琪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