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氣候資源作為一種重要的自然生態資源,與其他自然資源互存相連,共同構成龐大、復雜、流動、互相影響和聯系的生態體系。”安徽省政協委員、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雯對挖掘氣候資源生態價值尤為關注。今年1月16日上午,安徽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在合肥開幕,胡雯此前向大會提交了一份《關于進一步挖掘氣候資源生態價值的建議》提案。
胡雯認為,當前安徽正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全省域、全過程、全方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充分挖掘安徽優質氣候資源、推動其生態價值實現,將有利于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助力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
氣候資源挖掘利用日益受到各級政府和部門的重視。“近年來,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推動旅游與氣象融合發展,開發建設生態旅游區、天然氧吧、氣象公園,大力開發避暑避寒旅游產品,推動建設一批避暑避寒度假目的地。 安徽省政府印發《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加快旅游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策劃開展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等新興業態宣傳營銷”。兄弟省份也積極開展創新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胡雯告訴記者。
安徽氣象部門在氣候資源挖掘方面進行了努力探索。胡雯介紹,比如積極拓展黃山旅游氣象服務內涵,2021年完成黃山氣象公園試點建設,打造“中國天然氧吧”“避暑旅游休閑目的地”等品牌,2021年氣象、文旅部門聯合評價認定10個“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挖掘農業農村優質氣候資源,服務鄉村生態振興,完成安徽主要糧食作物和特色作物適宜性和主要農業氣象災害精細化區劃,開展茶葉、果品等23個安徽優質特色農產品氣候品質評價與溯源,有效提高地方特色農產品氣候附加值。
盡管安徽在氣候資源挖掘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實際工作和實地調研中,胡雯也發現一些方面需要加強,主要表現為,加快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戰略部署,以及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等,對氣候資源挖掘提出了新需求;氣象旅游資源、鄉村氣候資源等開發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強。
為此,胡雯給出“藥方”:加大旅游氣候資源開發力度,推動避暑旅游目的地、氣候好產品等鄉村特色旅游品牌創建,加快智慧旅游景區建設。加強溫室氣體監測評估,部門聯合建設溫室氣體監測網絡,利用碳監測核查支持系統,開展人為碳排放量變化、自然碳匯變化的實時監測,為生態補償、碳排放權交易、氣候投融資試點等提供數據支撐。加強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科學開發利用與高效運行,推進能源預測預警氣象服務合作,開展氣候可再生能源利用保護成效和效益評估,推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王兵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