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在此次省“兩會”上,科技成果轉化是最受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之一。省政協委員、黃山學院黨委書記汪楓就此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不理想
在汪楓看來,“高校利用自身科技、人才、信息等優 勢服務社會,在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具有較大優勢。”但是,相對于高校豐碩的科研成果來說,轉化狀況卻不容樂觀,面臨四大痛點。
“首先是產學研合作機制不夠健全。”汪楓說,目前尚未形成政府、企業、社會、高校之間緊密互動的機制,“校內應用開發類成果也比較少,科研課題易與市場脫節。”
第二個痛點是科技成果標準化評價體系不夠完善。專業評價機構和人員的缺乏,也導致評價質量良莠不齊,不能對高校成果的市場性、長遠性做出科學的評估,容易產生評價結果價值偏移、有失公正的情況。
另外,科技成果轉化中介服務也不到位。汪楓說, 社會上的科技中介機構難以實現全方位的服務,沒有建立健全成果轉化平臺和服務的體制機制,大多數機構功能單一,提供信息服務不及時或缺乏準確性,“從而導致成果轉化技術市場的信息流通體系不完善,高校與生產企業對科技成果供需信息交流不暢。”
最后,科技成果納入無形資產管理過程不夠清晰。 汪楓說,高校科技成果納入無形資產管理過程中,未建立起無形資產核算制度,導致無形資產入賬方式、評估渠道不明確,各部門職責不夠清晰,難以對無形資產進行量化管理,影響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順利進行。
發揮安徽科技大市場優勢
針對四大痛點,汪楓也給出了相應的對策。他說, 首先要完善政策引導制度體系,加強高校、政府和企業 的多方合作,“要多發揮安徽科技大市場的平臺優勢,提供高效優質服務,推動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及服務機構的有機聯動。”
另外,要健全科技成果評價體系,以滿足市場化需求。
汪楓說,要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還要構建信息 暢通渠道體系,“建議在高校建立或引進專業化的中介服務機構,提供信息咨詢和專業輔導,為教師的科研課 題設計商業化的路徑,保障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信息暢通,防止高校研究與市場實際需求相脫節。”
最后是建立無形資產量化管理體系。“比如,建立無形資產會計核算制度,從形式上規范無形資產的管理。 同時,設立無形資產歸口管理部門,加強對無形資產的 保護意識,避免高校無形資產的流失。”
孫怡然 葛心怡 蔡凱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 記者 葉曉 余康生 徐琪琪 江振煥 劉旸 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