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親,你放心,做任務后可能領抽紙和紅包……”這樣的誘惑十分迷人。蕪湖市一位退休女子深陷其中,不知不覺被騙45萬多元。
1月7日上午,女子韋某走進蕪湖市公安局鏡湖分局赭麓派出所報警,稱其被網絡詐騙45萬多元。民警詢問后得知,韋某是名退休人員。幾天前,她手機收到一條短信,短信中稱其2021年某快遞累計收件超過20件,只要加一個微信號,簽到做任務,可以免費領取一箱抽紙。
韋某信以為真,立馬添加這個微信。一名自稱“福利員”人員跟其溝通,告訴她每關注一個公眾號也可以領紅包。韋某關注對方提供的公眾號后,又添加“接待員”的微信。在對方忽悠下,一開始,韋某領到了幾個10元不等的紅包,更加相信對方。于是,她被對方設下陷阱套牢,先后向不同賬戶匯款,少則500元,多則10萬元“做任務”。
直到1月6日晚,韋某發現自己被對方拉黑,這才如夢初醒。經過清點,韋某一共被騙45萬多元。
警方分析:這是一起典型網絡詐騙案。嫌疑人通過“親昵”稱呼博得被害人好感,再給些“紅包”甜頭,讓被害人放松警惕,從而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不要輕信陌生的來電、短信和來路不明的鏈接,不登錄來源不明的網頁鏈接,不隨意掃描非官網發布的二維碼。資金操作要在官方交易平臺進行。尤其是只要涉及經濟方面的問題,更要引起警覺,避免上當受騙。一旦發現被騙,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及時下載安裝國家反電詐APP,以防被騙。
張紅 劉穎 新安晚報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