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據鳳陽警方消息:一次普通夜巡,牽出倒賣文物大案,鳳陽警方循跡索驥,在江蘇、浙江、陜西等地公安機關通力協作和市局刑偵、技偵、網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歷時半年輾轉數千公里,成功摧毀一涉嫌盜掘古文化遺址、倒賣文物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1人,破獲各類案件30余起,追回被盜國家二級文物3件、三級文物17件、一般文物5400余件。
蹊蹺的汽車
2021年1月的一天夜晚,黃灣派出所民警正在本轄區開展例行安全巡邏。當時已是深夜,天空正下著蒙蒙細雨,本是萬物安靜之時。然而,當警車巡邏至某一偏僻道路時,帶隊民警果斷發現異常:前方幾十米處停著一輛尚未熄火的汽車,車上還有人影。在這個時段出現在這種場合,這輛車必有蹊蹺!民警立即指揮巡邏人員對該車、人進行盤查。盤查中,該車駕駛員雖能正常提供駕駛證、行駛證等信息,卻對為何在深夜出現荒郊野外表現的支支吾吾。當汽車后備箱打開時,警方又從車內發現了疑似金屬探測器形狀的物品,車上丁某等四人隨即被派出所帶走接受調查。
發現倒賣文物大案
針對此異常,盤查途中黃灣所民警便和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取得了聯系,刑偵大隊辦案民警立即趕赴現場。在丁某等人手機中,民警發現了大量文物照片。一開始,面對警方詢問,丁某等還百般狡辯,聲稱“其四人是到野外散心”,但是在各項物證和民警巧妙審訊技巧下,嫌疑人最終供述了其團伙長期使用探測器探測地下文物,并通過抖音、快手等段視頻平臺出售文物謀取暴利的犯罪事實。文物犯罪案件特殊,縣公安局立即成立“122倒賣文物案件”專案組,通過進一步深挖細查,警方發現該案涉案金額已達數百萬元,被倒賣文物數千件。
抽絲撥繭追回被賣文物
專案組分析,一方面要加大審訊力度,確認該犯罪團伙還有無其他成員,另一方面要抓緊確定文物流向,追回被賣文物。由于本身從事犯罪行當,該團伙具有一定警覺,內部分工明確,和買家聯系均用非法途徑購買的“黑卡”,買賣一旦完成便予以銷毀,而該團伙聲稱對買家信息一無所知,案件偵破一度陷入僵局。辦案人員沒有氣餒,反復梳理各種軌跡,開展技術分析,最終發現一條重要線索,一疑似買家“寸某”曾有過跨省乘車信息。圍繞這一線索,專案組民警進行重點排查,最終確定“寸某”身份,并在陜西西安警方配合下,將涉嫌二次買賣文物的寸某抓獲歸案。
此時審訊組也傳來捷報,經連續一周審訊,丁某等人心理防線被擊潰,再次交代了伙同李某、李某柱在某復墾土地盜掘文物并出售的犯罪事實。很快,犯罪嫌疑人李某、李某柱及其他涉嫌買賣文物的邱某、楊某、王某等也被抓獲。土銀錠27枚(其中二級文物3件、三級文物16件)、青銅鼎1件(經鑒定為三級文物)、碎銀、砝碼及5000余枚銅幣(一般文物)被成功追回。
目前,鳳陽縣公安局已將追回文物正式移交給鳳陽縣博物館,該案還在進一步辦理之中。
編輯:彭玲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