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2020年夏天,黃山市祁門縣女童小涵(化名)在隨母親去汽車站候車時,誤將手卡入安檢機中受傷,后送入醫院治療,花費數萬元。事后,小涵家人將客運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索賠。日前,黃山市中院對該案作出二審宣判,客運公司與小涵監護人各擔責50%,即客運公司賠償小涵醫療費、營養費、后續治療費等合計48700.94元的50%,即24350.47元。
女童隨母親車站候車 誤將右手卡入安檢機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從黃山市中院作出的民事判決書上看到,2020年6月9日下午1點50分左右,當時3歲多的小涵(2017年出生)隨母親楊某某一起來到黃山某客運公司的乘車大廳候車,小涵和母親楊某某經過安檢。
下午1點57分,楊某某從候車大廳走到安檢入口處與黃山某客運公司安檢員進行攀談。下午1點57分22秒,小涵從遠處跑到母親附近玩耍。下午1點58分,楊某某坐到安檢員工作位與對方繼續攀談,此時,小涵正慢慢走向候車大廳中間,漸漸脫離了楊某某的視線。
下午1點58分36秒,小涵再次出現在大廳監控中,走向安檢機。下午1點58分42秒,小涵主動走上行李輔助滑坡,將手放在安檢機的傳送帶上。下午1點58分55秒,楊某某及安檢員在攀談中同時聽到哭喊聲后,迅速來到安檢機旁,在公司另外一名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停下安檢機,小涵脫險,因右手被轉送帶壓傷,被送入醫院治療。
雙方對簿公堂 法院判決各擔責50%
事后,小涵家人將黃山某客運公司告上了法庭,其認為,小涵在乘車大廳里候車,黃山某客運公司的安檢機器沒有設置安全防護,致使小涵的右手不慎被機器損傷,對方應承擔賠償損失。
但黃山某客運公司認為,小涵的監護人因未履行好自己的監護職責,放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把安檢設備當成游樂設施玩耍,是造成本起事件的全部原因。車站安檢設備只能保障正常使用該設備人員的人身安全,對于乘客故意或錯誤行為導致的傷害,不能認為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未負安全保障義務,因此黃山某客運公司在盡到合理的安全防范義務后,承擔責任的主體應當是小涵的監護人。
祁門縣法院認為,車站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本案中行包安檢員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監護人楊某某未盡到監護責任,法院酌情對小涵的各項合理經濟損失由黃山某客運公司、小涵的監護人各承擔50%。
遂判決被告黃山某客運公司賠償小涵醫療費、營養費、后續治療費等合計48700.94元的50%,即24350.47元。
二審維持原判 客運公司賠償2萬余元
黃山某客運公司不服,提出上訴。
黃山市中院二審審理后認為,本案中,黃山某客運公司對其經營使用的場所具有管理職責,對進入其管理范圍內的人員,應盡到職責范圍內的管理措施和安全保障義務。
小涵作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跟隨母親進入黃山某客運公司的候車大廳,后因其母親與車站安檢員認識,二人一直位于車站安檢處,期間小涵母親一直與車站安檢員攀談。后小涵獨自離開安檢處,但其母親與安檢員均未注意,之后小涵在安檢機發生本案事故。
結合以上事實,可以認定黃山某客運公司在管理范圍內未最大限度的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其應對小涵的各項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一審法院酌情認定其承擔50%的責任,并無不當。
遂駁回判決,維持原判。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朱慶玲
編輯 張大為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