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中,ECMO開始走入公眾的視線。作為急危重患者救治的終極利器,安徽援鄂醫療隊也曾攜帶ECMO馳援武漢,幫助重癥患者重獲新生。ECMO是體外膜肺氧合的英文簡稱,被稱為“魔肺”,相當于是一臺床旁“人工心肺機”,是急危重患者救治的終極利器。
什么情況下需要使用ECMO?這項技術在安徽開展的情況如何?3月7日,記者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了解到,該院被授予“中國醫師協會體外生命支持規范化培訓基地”資格,成為全國31家培訓基地之一,為安徽省首家授牌單位。下一步,該院將加強對區域協同醫院的培訓與合作,這意味著,我省各級市縣級醫院有望普及ECMO技術,更好地為廣大群眾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28周孕婦突發大咯血 “ 魔肺”助她跑贏死神
34歲的小潔是一位準媽媽,懷孕28周時,小潔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突發咯血,咯血量約100-200ml,伴有明顯呼吸困難,家人慌忙將小潔送到當地醫院。在當地ICU治療3天后,小潔的情況一度好轉后又再發大咯血,轉診至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重癥醫學科。
入院時,小潔咯血量巨大、呼吸衰竭,生命體征極不穩定,氧合難以維持,神志不清,逐漸進入昏迷狀態,生命危在旦夕。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潘愛軍迅速組織婦產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胸外科、介入科等多學科專家進行會診。經專家討論認為,小潔咯血原因不明、常規治療效果不佳,應盡快啟動ECMO,為查明病因及救治爭取時間。
然而,此前對于大咯血患者使用ECMO輔助治療的相關報道少之又少,更別說小潔還是一位孕婦,且咯血癥狀與ECMO流轉期間的抗凝管理相矛盾,這些都給重癥醫學科ECMO團隊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關鍵時刻,團隊按照救治方案,為小潔迅速建立了VV-ECMO(靜脈-靜脈體外膜肺氧合),使小潔氧合迅速得到改善,并根據病情動態調整方案,小潔的生命體征逐漸平穩。此后由介入科予以支氣管動脈栓塞術、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予以支氣管鏡聯合冷凍取栓清除氣道內血凝塊等治療。
術后,重癥醫學科團隊日夜守護,呼吸支持、循環評估、臟器功能保護、營養支持……全方位跟上,同時盡可能減少ECMO帶來的并發癥。小潔情況逐漸好轉,術后6天,成功撤除ECMO支持。
經進一步檢查,小潔咯血的原因為肺血管畸形。遺憾的是,由于前期缺氧、休克等因素,小潔的寶寶沒有保住,但經過多學科團隊的共同努力,小潔順利康復出院。
我省各級市縣級醫院有望普及ECMO技術
什么是ECMO?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專家介紹,ECMO是體外膜肺氧合的英文簡稱,被稱為“魔肺”,相當于是一臺床旁“人工心肺機”,是急危重患者救治的終極利器。
中國科大附一院牽頭成立安徽省ECMO診療中心,向安徽省各級市縣級醫院進行ECMO培訓。
“在ECMO支持治療期間,體外循環可以短期完全替代心肺功能,使心臟和肺臟得到充分休息,為心肺功能的恢復贏得了時間。對各種病情嚴重,但又存在逆轉可能,如急性嚴重的心、肺功能衰竭、重癥肺炎、爆發性心肌炎等病人,及早使用ECMO支持心肺功能,可為治療原發病贏得寶貴時間。”潘愛軍介紹, 由于ECMO的出現,使許多危重癥的搶救成功率明顯上升,如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重癥哮喘、甲流、溺水、肺栓塞、爆發性心肌炎、大面積心肌梗死、呼吸心跳驟停及器官捐獻供體的維護等。
“中國科大附一院重癥醫學科經過30余年的發展,目前已擁有7個重癥救治病區,床位達110張,年收治重癥患者近4000人。”潘愛軍說,該院重癥醫學科獲評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是安徽省醫師協會重癥醫學主委單位、安徽省重癥醫學質量控制中心掛靠單位、首批國家內外科危重病專科醫師培訓基地。牽頭成立安徽省ECMO診療中心,向安徽省各級市縣級醫院進行ECMO培訓,取得良好的實踐效果。成為安徽省首家授牌單位后,學科將在中國醫師學會體外生命支持專業委員會的指導下,加強對區域協同醫院的培訓與合作,提高各級醫院救治水平,更好地為安徽及周邊地區廣大群眾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童飛 范驍欽 方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