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據@安徽檢察消息:為了躲債,他自導自演了一場民事訴訟,事發后,自以為“導演”的很好,結果卻被檢察官識破了玄機......
虛構債務轉移財產
2014年下半年,被告人李某某因欠下高額債務,擔心自己名下的房產不保,于是產生了轉移財產逃避債務的想法。2014年10月6日,李某某與親戚朱某某在沒有債權債務關系的情況下,簽訂600萬元的借款協議、房屋抵債協議并辦理了抵押登記。
2017年12月7日,在李某某的安排下,朱某某向馬鞍山市花山區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法院組織雙方進行了“調解”,雙方“自愿”達成調解協議。為了使訴訟形式更加逼真,2018年1月16日,李某某授意朱某某向花山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李某某自以為天衣無縫,瞞過了司法機關,不料卻被他人舉報,2020年4月8日,公安機關發現李某某虛假訴訟線索后立案偵查,被告人李某某、朱某某先后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
牽出8個執行案件
案件進入審查起訴階段后,花山區檢察院的檢察官進行了仔細地閱卷,公安機關的材料里顯示被告人李某某欠下高額賭債,擔心被起訴因而伙同他人進行虛假訴訟。
檢察官心里疑惑:賭債本身不受法律保護,哪有人敢去起訴呢?在訊問時檢察官問李某某:“你擔心被起訴,那當時有人起訴你嗎?”被告人李某某含含糊糊地說了一句:“倒是有一個人起訴我,不過只有2萬塊錢,而且我已經還了......”本來案件已經審查好了,兩名被告人也簽了認罪認罰具結書,特別是被告人李某某認罪態度非常好,還曾請求檢察官早點起訴,但是敏銳的檢察官還是發現了端倪,決定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不久,辦案民警反饋消息:經過調查,同一時期李某某作為債務人被起訴的案件有8件進入執行程序,目前多數債務沒有償還!
調查線索督促執行
檢察機關不止于辦案本身,在依法追究李某某、朱某某刑事責任的同時,繼續開展調查,通過向法院執行部門、征遷管理局等了解情況,發現2020年3月份李某某的房屋被征遷,其向征遷局申請將640余萬元補償款匯款給朱某某以償還“債務”,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通過再次訊問李某某、朱某某,才得知640萬元進入朱某某賬戶后,已經按照李某某的安排用于償還多筆債務。雖然基本的犯罪事實沒有改變,但是產生的后果與之前截然不同,檢察機關適時調整了量刑建議。為了保證其他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檢察官和主審法官溝通后,認為應在判決前督促李某某履行執行義務,通過對李某某進行法治教育,李某某最終認識到了自己行為的危害性,積極履行了法院判決的義務,對于暫時不能一次性支付的,也與銀行簽訂了分期還款協議。檢察官在辦案中明察秋毫還原真相,成功地落實了8件執行案件,獲得法院執行部門的高度贊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